沙漠的秘密陷阱(2 / 2)

中,流沙是一個能把人吸入無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們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受困者頃刻間被可怕的沙子吞噬。

科學家對流沙的研究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柏恩領導的科研人員,經過反複實驗後發現,要把沙子變得像太妃糖一樣黏,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但要讓它失去黏性則很容易,隻要在其表麵施加適當的壓力即可。

一旦流沙表麵受到運動的幹擾,就會迅速液化,表層的沙子會變得鬆鬆軟軟,淺層的沙子也會很快往下跑。研究還發現,物體陷入流沙後,下陷速度要視物體本身的密度而定。流沙的密度一般是2克/毫升,而人的密度是1克/毫升。在這樣的密度下,人的身體沉沒於流沙之中不會有滅頂之災,往往會沉到腰部就停止了。

研究認為,陷入流沙的人一般都動不了。密度增加以後的沙子粘在掉進流沙裏的人體下半部,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壓力,讓人很難使出力來。即使是大力士也很難一下子就把受困者從流沙中拖出來。

經研究人員計算,如果以每秒鍾0.01米的速度,拖出受困者的一隻腳就需要約10萬牛頓的力,大約和舉起一部中型汽車的力量相等。所以,除非有吊車幫忙,否則很難一下子把掉進流沙的人拉出來。

研究還指出,照這種力量的計算,如果生拉硬扯,那麼在流沙“放手”前,人的身體就已經被強大的力量扯斷。此舉所造成的危險遠高於讓他暫時停在流沙當中。

如果深陷流沙,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在流沙中掙紮。而是耐心而輕微地來回倒腳,使砂漿鬆散開來,不要緊緊地黏住流沙。如果撒哈拉大沙漠確實有駱駝被流沙吞沒,肯定是駱駝拚命掙紮著要逃出來,結果被流沙完全淹沒。

如何在流沙中進行自救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柏恩指出,逃脫流沙的方法是有的。那就是受困者要輕柔地移動兩腳,讓水和沙盡量滲入擠出來的真空區域,這樣就能緩解受困者身體所受的壓力,同時讓沙子慢慢變得鬆散。

受困者還要努力讓四肢盡量分開,因為隻有身體接觸沙子的表麵積越大,得到的浮力就會越大。隻要受困者有足夠耐心,動作輕緩,就能慢慢地擺脫困境。

在流體力學中,流沙被歸為膨脹性流體。也就是說剪力越大,流沙抵抗剪切運動的黏性也就越大。這是為什麼要用吊車才能把人拉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黏性增大,流沙阻礙人向上運動的力也就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