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又請人吃飯?我說沒辦法,都是朋友。朋友說:咱也是朋友你怎麼不請我?我說:那不一樣,誰叫你是男的了!朋友又說:可是,他有男朋友了..我:...
朋友說:又請人吃飯?我說沒辦法,都是朋友。朋友說:咱也是朋友你怎麼不請我?我說:那不一樣,誰叫你是男的了!朋友又說:可是,他喜歡你嗎?..我:...
很多時候麵對這樣的質問我啞口無言,因為我明明就知道她有男朋友,因為我明明就知道她或許就不喜歡我,可是我就是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我不敢對朋友說這些,我怕他笑話我沒出息。可是他怎麼能理解,我不能放棄。記得,我看過一篇文章——
“當愛一個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享樂的時候,放棄,是多麼難!
16年裏,他是她最好的夥伴,也是從來沒有提出過任何要求的好朋友。她需要人陪伴,卻暫時沒有這樣一個人,他就頂上去,充當一個補缺的人,陪她說話、陪她看電影;她需要有人為她做各種“體力活兒”,卻暫時沒有這樣一個人,他就頂上去,充當那個出大力、流大汗、勞動之後帶著一聲“謝謝”回家吃飯的人;她需要人能分擔她對男朋友的思念,暫時沒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會被她“選中”,充當那個聽著她嘮叨各種雞毛蒜皮的小細節、替她在愛與不愛的猜測中分析來分析去的人,直到她平靜了、微笑了、踏實了,他才獨自走上一如既往的那條暗戀的路;她需要有人能在她“闖禍”的時候站出來,陪她去醫院做掉不該出生的孩子,她想等有一天告訴那個辜負她的人當年她曾經很勇敢,曾經獨自承擔了兩個人的麻煩,她需要一個永遠不會因此看不起她、傷害她的人,他很榮幸地成為了這個與她共有一個秘密的人,成了“護花使者”。他為她奔波,為她憂慮,為她憤憤不平,為她兩肋插刀……忽然有一天,她告訴他,他們和好了,他們要結婚了,於是,他再次默默地離開……
他是她第一個想起來要依靠的人,也是她在順遂的時候第一個忘記的人。他不怪她,他覺得這是她給他的榮耀和信賴,她那麼好,能有一個短暫的時刻願意依靠他,他很滿足,不能不肝腦塗地。
他在被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被放棄的時候回家悄悄地寫下一封封情書,不敢郵寄,就那麼封好了、貼上郵票,疊放在一起,慢慢地積滿了幾個抽屜。”
我覺得這個人很像我,或者我很像文章裏的這個人。雖然我們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人生經曆。一樣不美麗我們,一樣有美麗的愛。隻是,他有一封封不寄出的信,而我有一條條不發出的信息......
所以朋友再次質問我時,我學會了說:當愛一個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享樂的時候,放棄,是多麼難!
所以,盡管走的苦走的累,可是我已經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