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許多能工巧匠。三國時期的馬鈞,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技藝高超,在傳動機械方麵很有成就,當時人們都很尊敬他,稱他為“馬先生”,讚譽他是“天下之名巧”。

東漢末年,宦官、外戚爭權,封建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三國時期,戰爭雖然沒有停止,但是就總的環境來說,卻相對地穩定了下來。魏、蜀、吳三國的統治者,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都比較注意恢複和發展生產。而恢複和發展生產,就需要解決生產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馬鈞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他為了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搞出了許多科學技術發明。

馬鈞,字德衡,出生於曹魏統治下的扶風,也就是今天陝西省的興平縣。扶風地處渭河平原,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都比較發達,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地區。

少年時期的馬鈞,家境很貧窮,大概沒有受過比較正規的教育。但是,他能夠刻苦自學,讀了很多書。他除了從書本上獲得淵博的知識外,還十分注意向經驗豐富的工匠學習,並通過認真觀察和鑽研實際事物,掌握各種生產技術。據說,馬鈞年輕時喜歡到各處遊玩,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能夠成為技術高超的工匠。然而,在遊曆過程中,他卻學到了更多的實用知識和技術,從而為他日後的創造發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時的馬鈞,由於口吃的緣故,不善言談。或許正是因為他不愛多說話,倒使他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思考問題,開動腦筋,勤於動手,這給他的成長帶來了更大的好處。馬鈞在掌握了一些知識和技術之後,從來也不在別人麵前誇誇其談,吹噓自己。因此,馬鈞年輕時,人們對他的高超技藝也就不怎麼了解。看來,青少年時代的馬鈞,是一個腳踏實地、默默無聞的人。

馬鈞的成名,是在他到京城洛陽做官之後。魏明帝曹散在位時,他在魏國朝廷裏先任博士,後又任給事中。博士是一種學有專長的官員,給事中的職責也隻不過常在皇帝左右應對一些問題,這兩種官職都帶有顧問的性質,並沒有什麼實權。當然,他得到的俸祿也就不會很多了。加上馬鈞既不會鑽營奉承,又不善於辭令,因此在朝中很不得意。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馬鈞擔任博士的時候,生活仍然比較貧困。為了擺脫困境,他潛心鑽研技術,希望能在這方麵有所作為。馬鈞的發明創造,就是這時從改進織綾機開始的。

織綾機是我國古代一種織絲機具,能織出提花的絲織品。西漢時期,河北巨鹿人陳寶光的妻子,發明了一種織綾機。這種織綾機,每台有120組經線,需要120個踏板。織成一匹散花綾,要用兩個月時間。由於工序複雜,費時費力,因此織出來的綾,價錢很高,“匹值萬錢”,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後來,經過改進,有人將織綾機簡化成60個踏板,或者50個踏板。每個踏板操縱織機上的一組經線。雖然經過了這樣的改進,但是操作起來還是很費力,而且效率也不高,織一匹綾仍需幾十天時間。

馬鈞決心將這種織綾機加以改良。他經過深入鑽研,多次試驗,終於改製成功,造出了新式的織綾機。這種織綾機,把原來織機上50組或60組經線,合並成12組;這樣,隻需要安裝12個踏板就行了。同時,他還在織機上設計安裝了一些別的裝置,使之操作起來更為靈便。新式織綾機使生產效率提高了十多倍。它不僅大大減輕了人們的體力勞動,而且織出來的絲織品,圖案變化無窮,有各種各樣的花紋,質量比以前更好了。馬鈞改良織綾機,不僅推動了我國古代絲織技術的發展和提高,而且對於後來製造和推廣家庭使用的織布機,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