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合葬(2 / 2)

龐楚在朝為官的時候太久,已經失了鄒原的那種銳氣,世故圓滑許多,哪怕是不得不提的異議,他也要在前麵加上一大段附和之語。其實朝臣大多如此,蕭婧早已司空見慣,隻聽話辨音,並不在細枝末節上作計較,隻是今日一事勢在必行,她不得不駁龐楚的麵子。

她說的這般堅決,龐楚倒難於再開口辯駁了,於是鄒原亦上前一步,恭敬道:“敢問陛下何故要如此著緊此事?照臣下看來,陛下並無非做不可的道理。”

蕭婧一拍書案,冷冷道:“鄒原,朕一直很器重你,但這似乎也不能成為你在禦前放肆的理由吧。”

鄒原卻直直地跪下了,聲音裏頗有幾分慷慨激昂:“啟稟陛下,有句話臣不得不說,自先帝在時,國庫就甚為空虛,陛下登基後的這些時日,境況更加不堪,當此危急之時,陛下實在不應大肆鋪張。”

龐楚也跟著跪下道:“陛下,去年水患禍及六郡,但凡水患所及的郡縣,不僅要赦免當年稅糧,還要撥款賑災,正是因為國庫空虛,賑災之事遲遲不得落實,災情更是重上加重,若不及時處理,恐怕會禍延數載……合葬一事,還請陛下三思。”

蕭婧默然,她依稀記得水患發生之初,就曾聽聞過國庫空虛一事,隻不過當時年幼不知事,隻顧著向景帝推脫皇位,並不曾將此事當真放在心上。如今看來,當時並非是景帝危言聳聽,倒是真的了。

隻是,此事怎麼想都有些蹊蹺,景帝在位期間並未大行揮霍之舉,國庫空虛應非是此代之禍。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為何國庫空虛不說,連本應存放曆代帝王積累的財富的秘庫也是空的?

回想當初蕭馳與她說的話,武靈帝一生中三次封禪,每次都從瑁山帶回大筆財物,雖然前兩次都被他揮霍一空,但最後一次的遷都之舉卻並未成行,那麼,當時的財物應該充盈了國庫。

就算武靈帝當時已將秘庫中的寶物取盡,但武靈帝距今不過三代之隔,繼任的這幾位帝王在位期間並未有什麼大的舉措,按理說國庫不應空虛至此。

難道……是景帝將國庫中的財寶盡數轉移到位於皇陵的秘庫中了?

蕭婧忽然明白了景帝的用心,這樣一個看起來荒誕的舉動,卻是他為了保證自己能繼位的最後一道屏障。就算被別人篡奪了皇位,那麼對方得到的也隻是一個空殼子而已,沒有財政的支撐,說什麼都是空談。

該說他是良苦用心,還是……蕭婧的心情一時間複雜難言,對於那個她叫了許久父皇的人,她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於是,問題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

蕭婧沉默良久,終於開口道:“兩位有所不知,朕也正是為了這一問題才決定重開皇陵的。”

龐楚和鄒原麵麵相覷,一時不解其意。

九重帝闕上天子的一個決定,將為王朝的曆史掀開新的一頁,然而在決定之初,誰都沒有想到,結局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