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之死
過了幾年,吳國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敗。闔閭在戰鬥中受了傷,沒過多久就病死了,太子夫差即位為吳王。夫差為了給父親報仇,加緊訓練士兵,又任命伯嚭為宰相,治理內政。
第二年夫差起兵攻打越國,一舉全殲了越軍主力。越王勾踐帶著五千名殘兵敗將逃到了會稽山上,他派大臣文種帶上厚禮賄賂伯嚭,通過他向吳王夫差求和,說勾踐願意交出國家大權,和妻一起給吳王當奴仆。吳王準備答應下來,伍子胥勸阻說:“越王勾踐將來會東山再起,現在您不消滅他,以後一定要後悔的。”吳王不聽從伍子胥的話,采納了伯嚭的意見,和越國講和了。
此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表麵上極力討好夫差,暗地裏不斷發展力量。而吳王夫差卻以為已經降服了越國人,一心想向北攻占齊國。伍子胥多次勸吳王說勾踐才是吳國最危險的敵人,應該盡快消滅越國,而不要總想著攻打強大的齊國。吳王夫差對伍子胥的話一點兒都聽不進去,尤其是對齊國打了幾次勝仗後就更不理會伍子胥了。伍子胥見吳王一意孤行,知道吳國早晚要滅亡,就把自己的兒子帶到了齊國,托付給一個朋友照顧。
宰相伯嚭也與伍子胥的矛盾越來越深,他在吳王麵前說伍子胥的壞話:“伍子胥生性凶狠,沒有人情味,他長期以來嫉恨大王,我們必須提防他造反作亂。上次大王準備攻打齊國,伍子胥極力阻攔,結果大王獲得全勝。伍子胥因為大王沒采納自己的計謀而耿耿於懷,心裏怨恨大王。現在大王準備再次伐齊,他又出來阻攔,希望吳國打敗仗來證明他有先見之明。如今大王親自率領大軍,出動了全國軍隊去伐齊,而伍子胥因為您沒聽他的話,便假裝生病推辭不去。大王您千萬要防備他,恐怕他馬上就要造反了。另外我派人暗中觀察伍子胥,發現他趁出使齊國的時候,把兒子托付給齊國人鮑牧。作為一個臣子,在國內稍微有點不痛快,就勾結外人,自己仗著是先王的老臣,因為一時沒被重用就心懷不滿。這樣的人大王應該盡早采取措施啊!”
吳王夫差說:“我也早就懷疑他了。”於是,吳王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寶劍,說:“你就用這把劍自殺吧!”
伍子胥接過寶劍,仰天長歎道:“唉!本來是奸臣伯嚭作亂誤國,大王卻反而要殺我。我曾經輔助你的父親成為諸侯中的霸主;當你沒有被立為太子的時候,許多公子都爭搶當太子,是我在先王麵前保舉你,你才繼承王位。你當了吳王之後,要把吳國分一半給我,我都沒有要。沒想到今天你聽信了奸臣的挑撥越來越昏庸,反而來殺我。”
伍子胥回頭告訴他的手下人說:“我死了之後,你們要在我的墓上種上梓樹,長大了可以給他們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挖下來掛在吳國國都的東門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國滅掉吳國。”說完後揮劍自殺了。
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踐九年以後滅掉了吳國,殺了吳王夫差和伯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