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有點聽不大懂他說的什麼,忍了一會兒沒忍住,到底還是開口小聲問道:
“段氏後裔是什麼?為什麼是貴族?”
宇文息伸手拍拍孩子的頭,解釋說:
“段這個姓在大理很有名,在古時候,曾經有個叫做段思平的人在這一帶做了官。再後來就開創了大理國,段氏自然就是大理國的國王!這個地方獨立成國有三百多年的時候,後來被元朝的世祖一個叫做忽必烈的人征服,段氏就由皇族變成了這大理的總管!”
喬朗聽得一愣一愣,宇文息知道,他縱是再早熟懂事,這麼複雜的曆史問題多半也不能理解。所以也沒再深說,隻道:
“總之就是一個末落的貴族世家,是舅舅的外公呢!”
喬朗眨眨眼,再想想,然後換做自己的語言說——
“舅舅是國王的後代!”
大家點頭,這個話題到這裏就算結束。而至於以後還會不會說起,他們想,如果朗朗長大了還有想要知道的興趣,那到時候再講也不晚。
說起來,喬季卡也是第一次聽宇文息說起自己母親這一係。當然,除了百裏夜的母親之外,其它人她都是不了解的。但也明白,能夠嫁給四大家族之一,怎麼可能不是身份嬌貴之人。比如說百裏夜的母親,那幹脆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小國公主。雖然說四大家族的人不會因為財富和地位去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但他們終日生活在那樣一個上上層的圈子裏,想要接觸普通人家的女子,也不太容易。所以找來找去,其實還是門當戶對。
……
宇文息的母親住在洱海旁邊的一個古院裏!大理是古城,有很多百年多以前留下來的建築。如果主人家有能力堅持修善,繼續住人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喬季卡知道,而今大理的段氏一族後人並不是很多,且基本全都隱於市,基本不會在人前露出本家身份。當然,也有不少打著段氏招牌出來招搖撞騙的。也不能說他們都是騙子,有一些確是與段氏沾邊,但多半都是旁支,延到這個年代,血脈都淡得所剩無幾了。
眾人到時,那古院的老式銅門正半掩著,有個五十多歲的老婦正提著花灑緩緩慢慢地澆灌著滿園的花朵。大理是個家家有水戶戶有花的地方,再加上這地方獨特的氣候條件,基本上花草不用怎麼打理都可以長得很好。所以那揚著花灑的婦人基本上也就是做個樣子,看起來更像是在借此打發時間。
他們的車子在離這院門還有十幾步遠的地方就停了下來,息說這是他這麼多年以來已經習慣了的規矩。母親門前,沒有自己坐車的份兒,隻有步行才能讓他更覺得心安。
幾人在門前站了好一會兒,那澆花的老婦似沒注意一般,還是背著身緩緩地動著。宇文息輕輕笑起,說:
“大理人就是這個樣子,他們的生活節奏很慢,不似上海那樣總是忙忙碌碌。母親這二十多年就是解不開心結,她不明白一個不愛她的人為什麼還要娶她。她十幾歲的時候就留過洋,在英國那邊著實生活過幾年。她有著對忠貞愛情的渴望,願意放下那個年代的女子的矜持去追逐自己的愛情。可是說起來,東方人終歸還是傳統的,再加上我母親有著極嚴重的精神潔癖,她沒有辦法在自己的愛人與別的女子發生那樣的關係,甚至還生了孩子來的情況下繼續與之生活在一起。但又因為心裏存著愛,再加上宇文家族和她本家的聲譽,所以這麼些年寧願一個人留在這裏,也沒有選擇放棄婚姻。”
話說到這裏,院子裏的婦人總算也回過頭來。她應該是早聽到宇文息說話的,再加上宇文息到這邊來也不算新鮮事,所以並沒有多少驚訝。隻是在又環視了眾人一圈之後開口勸誡——
“少爺,您帶這麼多朋友來,夫人隻怕不會見您。”
“我知道。”他輕聲應了句,繼續朝前走。“見不見的,進去再說吧!”話裏盡是無奈。
喬季卡不知道這麼多年這對母子是用著什麼樣的方式相處,看起來雖也相安無事,但卻絕對不算親厚。
這院子裏的下人不多,除去院子裏澆花的那個,宅子裏就隻有一人在奉茶。宇文息解釋道:
“還有一個老仆是照顧母親的,平時就她們四人生活在這邊。”一邊說一邊轉向那奉茶的丫頭:“去跟母親說一聲,就說我帶著百裏家的少爺和少夫人,還有西門家的大小姐一起來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