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湖州極品茶(2 / 2)

那小次郎身上的行頭頗不一般,衣物是上等的絲綢不說,光是右手中指那個大斑指,是晶瑩剔透的寶玉材料,價值顯然不菲。

申不凡問道:“先生,你口中所說的麻煩,所指為何?”

“天有不測風雲,運氣不好就會船傾舟覆。且不說海上的驚濤駭浪,那些東西見得多了,也還會摸索出許多規律。最可怕的是人禍!”

“人禍?”

“唉,也怪我偏僻島國,物產和豐富的大唐相差十萬八千裏。於是,有些不肖之徒就打起來歪主意,想走發財致富的捷徑。在毗鄰大唐的許多海島上,聚集著許多這樣的亡命之徒。隻要有機會,便會衝出來作亂。害得我這樣規規矩矩的生意人,都被唐人視為倭寇,人人誅之而後快。幸虧在下自幼就隨父親闖蕩,早早就學會大唐語言。從外形上看,旁人也不容易辨出我是東瀛之人。”

“倭寇泛濫,官府不管麼?”

“也不知你們唐人是如何想法,在下看到的,唐朝官兵,多是貪生怕死之徒,哪比得上那些海盜的凶悍?這些窮凶極惡的海盜所過之處,官兵都是聞風而逃,哪敢實打實跟海盜接戰?因此,海盜們愈來愈猖狂。他們在海上,隨風向而動,若是北風,便犯廣東一路;若是東風,便犯福建一路;若是東北風,便犯溫州一路;若是東南風,便犯淮揚一路。”

申不凡怒道:“那些官兵都是吃閑飯的軟蛋麼?”

小次郎嘿然一笑:“官兵?要是沒有這些官兵,沿海百姓的日子倒也沒有這樣苦了。被海盜們掠奪一空不說,官兵來了,那是更大的災難。倭寇圖的是財,官兵們要的是老百姓的命。”

申不凡大為不解:“官兵們跟老百姓無仇無怨,何苦要他們的命?”

“本來也是如此,官兵們與老百姓沒有仇怨。但是倭寇泛濫,上頭追究下來,指責下麵辦事不力。天長日久,地方上的軍官不免有掉烏紗帽的可能。他們又不敢真刀實槍跟倭寇幹仗,也不知哪個缺德的畜生,出了一個餿主意,說是可以用老百姓的人頭,去冒充倭寇的人頭來領賞。要知道,一個人頭賞五兩銀子。因此,官兵們的屠刀揮向了老百姓。他們對老百姓的凶狠決絕,比倭寇還要厲害百倍。”

葉隨風不禁義憤填膺:“朗朗乾坤,竟然有如此暗無天日之慘事!”

申不凡:“難道湖州太守張韜如此不作為?”

小次郎冷笑一聲:“張韜,張韜,閣下知道湖州百姓叫他什麼?‘張掏空’!”

葉隨風說道:“看來小次郎先生,對我大唐沿海周邊的情況了如指掌?”

小次郎聽到這話,登時吃了一驚,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一時口快,說了許多對官府不滿的事情。要是這些話傳到太守的耳朵裏,自己定然吃不了兜著走。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小次郎輕咳了一聲:“莫論國事,莫論國事,身份低微,何必談些不開心的事情,喝茶,喝茶。”

三個人陪著小次郎喝了一會紫筍茶,離開了天鴻香茗。

申不凡決定先去拜訪湖州太守張韜,探一下這個張掏空的虛實。此間的金護胸在一個叫佘步橋的身上。佘步橋,據說是江淮一帶最大的海盜頭子。沒有官兵的協助,想拿到這麵金護胸恐怕不那麼容易。那夥黑衣人應該也到湖州來了,他們如何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也還是一個謎。

由此,申不凡產生了支開舒盈的念頭。有這麼一個冒冒失失的丫頭在邊上,遇事都會束手束腳。

申不凡把舒盈拉到一邊,對她說:“舒盈,那群黑衣人來勢洶洶,如果不早做防備,你在海州的那位本家,極有可能也要像江州馬競天一樣,遭他們的毒手。”

這句話正中舒盈心中的要害,此次南來,她身懷重任,看熱鬧也該到此為止了,不能誤了大事。在江州,頭馬絲綢行一夜之間分崩離析,已經讓舒盈心中滿是愧疚了。如果海州這邊再出差錯,她將無顏麵對父親。

“你說怎麼辦?”

“依我看,你我不妨暫時分頭行動。你拿著那把‘破釜沉舟’的匕首,快馬加鞭去海州通知你的本家,我則留在湖州觀察黑衣人的動靜。你說湖州的金護胸在佘步橋的身上,他一個海盜頭子,行蹤不定的,黑衣人肯定不能短時間得手。”

下一章預讀:官兵捉拿“倭寇”,申不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