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身與道的確沒有自主意識,但是作為一個確切的物質存在,趨利避害是一種本能,厭惡對自己有害的東西,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也是一種本能。
其實除了地之初,最開始的時候,世界本能與道意識沒有那麼清晰的時候,對世界沒有什麼影響之外。剩餘的絕大多數時間,世界本能與道都在潛移默化的對世界進行改變。
準確來講,他們真正的邁出第一步的舉措就是將造化青蓮子驅逐出世界。
毫無疑問,他們這個舉措取得了成功,成功的阻止自己本身被別人徹底掌控。
日後的一些事情也都在緩慢的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進行,也就是,逐漸的削弱那些血脈氏族的力量,同時逐漸的提升先神聖的力量。
雖然風越的回歸是一個意外,但是風越並沒有做出什麼影響他們原定計劃的事情,所以世界和道也就沒有約束過風越。
如今世界進入周轉過渡期,這一階段是相對混亂的階段,也是法則相對模糊的階段,正是機模糊不清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作出最大的改變,也是最好的機會。
到最後,隻要事以至此,那些強大的氏族神靈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隻能逐漸的退出世界舞台。
風越本身的關注點就不在這,當然也就沒怎麼注意。他正用自己偽裝的那個先混元神聖身份,與玉昆山的山神做了朋友,被邀請去他的洞福地做客。
玉坤山是位處於蒼狼海與丘湖之間的一處山脈,本身方圓極大,不遜色於一方無量世界,這也是他作為山神能夠擁有本源神境界的主要原因。
山脈最高峰就是他居住的地方。
當然了,請客肯定是不可能在山頂上請客的。洞福地是山神的基礎裝備,不是每一個山神都有,但是隻要略微強大點的山神至少也有個福地。
這裏所的洞福地和傳統道教意義上的洞福地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傳統道教意義上的洞福地,僅僅隻是依靠著山脈的一處位麵,麵積極,都不能算是世界。
可是這裏所謂的洞福地,就是依靠本身山脈衍生出來的,依附於山脈的世界。而且本身是完全被山神掌控的,可以,這些山神除了本身受到神職的約束之外,是再幸福不過的了,他們都不需要去開辟地,先誕生就能擁有一方獨屬於自己的世界。
風越進去之後就十分不禮貌的,十分好奇的把這個洞福地查看了一番。
雖然名義上還是叫洞福地,但其實和真實的世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隻在於這個洞福地所在的世界,對於山脈和永恒真界的依賴性要更大一些。如果這個玉昆山脈遭受重創的話,洞福地會遭受到極大的影響,如果玉昆山脈被直接抹殺掉,這個洞福地也會隨之直接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