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狀元衣錦還鄉,李氏思女敲喪終(2 / 2)

四周響起了陣陣的鞭炮聲,聲聲都傳遞著歡喜之情……

李氏拉過兒子的手,將兒子帶到媳婦麵前,很是感激地道:"我兒離家三年,全靠媳婦孝順有佳,照顧我倆老人,任勞任怨,辛苦倍嚐,如今我兒高中狀元,理應還禮與娘子。"

"母親教訓的是。"

狀元迎著妻子的麵道:"多謝賢妻照顧雙親,受為夫一拜。"

狀元跪下了……

看著丈夫一身威武的官服,妻子也忍不住淚水的流淌,立刻扶起丈夫道:"夫君切莫行此大禮,實是折殺奴家了。媳婦孝順公婆,此乃理所當然,談不上謝,夫君見外了。"

看著威武的丈夫,她心裏更是歡喜,但是有礙於人前,所以隻能堅持不讓那份衝動暴露,以免壞了女兒家的矜持……

一家人歡歡喜喜地進門了……數月後,李氏身染重病,久醫不治,一家原本的歡喜還未享夠,又將迎來親人的死別,天也仿佛在哭泣著一般,陰陰沉沉的,不開歡喜之眼……

一家人都圍繞著李氏的床前,聲聲悲泣著……

李氏看看身邊的家人,心裏多少出現了陣陣的遺憾,但卻也帶著些許的歡喜,可憐的眼神呆滯地看著門外,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如果有的話,我想李氏在臨死前,一定很想再見見自己那分別三年之久的女兒吧。)

兒子看著母親那略顯憂鬱的眼神,明白了母親的期待,悲情地說道:"娘親是否牽掛晶兒?"

李氏拚出了最後的一絲力氣,微微地一笑,然後就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兒子滿麵淚水地說道:"娘親放心,孩兒知道該怎麼做,晶兒是唯一的妹妹,是娘唯一的牽掛,亦是孩兒的……"

哭聲頓時傳遍了整個家,也震動了整個鄉村……

正安排著後事,兒子已經坐在書房前,提筆給楊晶娘寫信,信的內容約是:晶兒賢妹:

一別三年,風塵萬千,愚兄現已是今科狀元,皇上親點,封兄為三省巡案,官拜正一品。不想,歸鄉不日,娘親便病重,請遍名醫,吃盡湯藥,亦是無濟,娘親已逝,賢妹今後不必再牽掛心上,愚兄自然安排妥當,賢妹切莫傷懷……

非愚兄不念兄妹之情,實是娘親交代,囑咐愚兄切莫探視賢妹,還望賢妹諒解娘的苦楚……

隨便帶上父親一言:"你娘已經過世,望兒能回來,見娘最後一麵,不日後便將安葬。"

千言化做塵歸恨……黃土不仁收娘身……來時春風化如雨……歸去便斷此生情……

(狀元的詩並不是很好記的,我隻能記住這幾句,中間還有很多,不過我都忘了,所以隻能寫這些勉強將就一下,就當是濫竽充數吧,若是不好,千萬別覺得奇怪,因為我的文化水平並不是很高。)

愚兄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