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坤寧門,繞過屏障,隻見一群穿著誥命朝服的誥命夫人身後絕大部分都跟著像我這般衣著的少婦,或是還未出閣的少女,中間還站著一個穿著明黃色鳳袍的少婦站在中間,左右還有幾個穿著宮裝的年輕女子,想著那個站在中間的就是赫舍裏皇後吧!那旁邊那幾個就是康熙的妃子?!果然那些男人對這至高無上的權利那麼向往,想想有這些美人也值得一戰啊!
到了那些人跟前,隨著額娘一起下跪,一起磕頭行禮,隻聽見一聲溫婉輕柔可不是莊重的聲音響起,納蘭福晉多禮了,你們平身吧!攙著額娘一起站起來,此時似乎還不能正麵看著對麵的國母,為了避免招來禍端,隻得低著頭,壓製住自己的好奇心。
正當我天人交戰的時候,另一個溫婉卻略顯清冷的聲音響起:“為何納蘭福晉身邊的這位夫人不抬頭,莫不是惶恐?”聽到她這麼一說,我還真是惶恐了,這皇宮大院的,人家皇上的妻妾啥也沒做,我這就惶恐,這要是傳出去了不是說人家皇後妃子不溫柔敦厚,賢良淑德嘛!
剛要辯解,便聽見額娘摁住我的手,先我一步開口:“讓惠妃娘娘見笑了,臣妾家兒媳原先是小門小戶,現下第一次見到皇後娘娘以及各位娘娘,自然是尊敬非常,又不敢唐突了各位娘娘且羞於表達,故才低頭,讓各位見笑了!”
此時的我已經不知該如何反應了,原來她就是盧家的女兒啊!?我原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和她見麵的,卻不曾想在這個時候相見,原本被壓下去的罪惡感一下子如泉湧,隻能愣愣的站在那裏。再看向盧氏,隻見她聽了額娘的一番解釋,也不見尷尬,隻是麵無表情的站在那裏,好像剛才的事情與她沒有任何幹係。
我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在臉上表現出任何情緒或不妥,不然遭殃的不僅僅是我自己,還有納蘭家族以及盧氏家族,就連葉赫那拉氏也會受牽連。於是壓下心裏的激動,默不作聲的站在額娘身邊。
皇後等人聽額娘那麼解釋,也不作他想,隻是口頭上安慰道:“不必緊張,這裏還有許多與你年齡相當的人,等一下挺熱鬧的。”
“民婦謝皇後娘娘關懷!”
行完禮之後便聽見頭頂那個清冷的聲音再次響起:“好了,不必拘禮。今天是中秋佳節,君民同樂,大家不要太過拘束!”
說完便先轉身進入大殿,大家見皇後已經往裏走了,後麵的那些妃子也尾隨皇後進去了,於是這些誥命夫人及其親屬也魚貫而入。進入殿內才發現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樣,可能是現在才是康熙十三年,雖說算來清朝已經入關多年,可任然沒有改變太多的關外的習慣,這裏麵的擺設更像我在現代的時候去沈陽故宮看到的清寧宮的擺設,保留著女真族的粗獷,殿內家具主要有萬字炕和祭祀時使用的家具,不過其中的擺設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精致富麗,而是屬於那種出乎意料的樸素。
不過細想也屬於情理之中,畢竟康熙皇帝是屬於那種比較務實且深得民心的皇帝,而赫舍裏皇後也屬於世族大家,據民間傳聞,這位赫舍裏皇後都是索尼親自指導教出來的孩子,估計對這種政治間的敏感度會比那些深居簡出的大家閨秀強上太多,想來她對這些表麵上的東西也不會太過計較或在意,又或許她這麼做也是在迎合康熙的心意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