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把頭轉向了英傑。英傑臉色很難堪,這個應該是她預料之外,她眼睛越過對麵領導的肩膀,一直看著外麵。白清新很為她擔心。
\t英傑咬了下嘴唇,臉上帶著隱秘的冷笑,打開話筒,說道:“東旭同誌的批評很直接,很到位,很有效果,確實讓我出了一身汗,臉都紅到了脖子根。東旭提的意見我都接受,我表個態吧,下來我會改正,民主集中製會貫徹好,落實好,至於說屁股朝下、腦袋朝上的問題,我承認,我剛來餘南不久,還不夠了解情況,跟各位溝通交流不夠,這些都可以補上,我覺得如何做到腦袋朝下、深入群眾,我有一條經驗啊,給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下社區走訪、調研,不要帶那麼多人,兩三個人就夠了,這樣你才能看到真實情況,才能解決像張大爺提的那種問題,比如小區汙水橫流,居民沒地方買菜導致路麵亂擺賣泛濫,這些問題我來之前都存在了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了,都說是老大難問題,怎麼解決不了呢?我親自去抓,很快就解決了,這才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的精髓,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批判這個不對,那個不懂。”
\t英傑居然反客為主,話裏帶刺,把矛頭指向了黃東旭等領導,白清新暗暗為她鼓掌。
\t英傑最後說:“那麼,既然東旭同誌起了個好頭,我們就按照這個尺度和標準,大家說開,說透,不要客氣,不要顧忌,隻要是工作,都可以提意見。”這句話是在向宋衛國、石獻瑞等人下命令,可以開戰了。
\t接下來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就形成了兩個陣營,孔德成、宋衛國、石獻瑞、李樹威站在英傑這邊,林曉亮、段適夷站在黃東旭這邊,張啟明、趙岩秋、廖豔紅等人中立,隻有他們三個人按照事先準備好、通過氣的批評意見進行發言。
\t會上,林曉亮倒了一肚子苦水,說:“英書記你搞的這個正風肅紀運動,根本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屬於一陣風的運動,過後,不還是一樣?結果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無心工作,有幾個站長都跟我反映說不想幹了。”
\t這話讓紀委書記陳建國聽著很不舒服,對林曉亮說:“第一,這個不是一陣風,以後會月月搞,天天搞,目的就是要大家轉變工作作風,做到廉潔從政,堅決不能再出現洪天偉這樣的事情;第二,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給一點壓力就不想幹的,要他們幹什麼!”
\t紀委書記陳建國心裏也有怨言,做了四年紀委書記,每一次搞廉政建設,想把群眾反映強烈、投訴較多的、經查確有問題的幹部給揪出來,卻都被黃東旭和林曉亮等人否決,自己很沒有麵子,大家都說,這個紀委書記隻會吹牛皮,是個窩囊廢,查案都得看組織部的臉色。宋衛國對林曉亮也有很多意見,說:“你組織部一手遮天,自私自利,從來不考慮街道大局,把組織部當成自己的組織部,而不是大家的組織部,比如,你把街道優質公務員全部調到你們部門,組織部隻有四個公務員編製,卻塞進去了八個公務員,全是年輕能幹的男同誌,結果我們經濟發展與市場監管辦,八個公務員編,隻有一兩個公務員,而且陰盛陽衰。”
\t就這樣,兩派陣營針鋒相對,你來我往,說的基本上都是心裏話,但都還知道控製火候,沒有造成激烈爭吵。
\t英傑對其他領導的批評全部是照本宣科,包括對黃東旭的批評,這令大家有點意外,後麵的領導們之間的批評很火爆、很露骨,但英傑似乎置身事外,又似乎控製著場麵,以至於不會太過分,失去控製,比如,當李樹威批評林曉亮說“你生活作風腐化,口味越來越重……”
\t英傑及時打斷他,說道:“林部長吃喝口味較重,喝好酒,吃好菜,這違反了八項規定,要批評。”實際上,林曉亮喜歡年輕小夥子的傳聞甚囂塵上,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在這種場合說出來就完全變了味道,林曉亮和李樹威都有可能會打起來。
\t本來,計劃會議從早上九點開到下午五點,但因為突發狀況,一直開到晚上七點半,大家都餓著肚子,有的還挨著尖銳的批評,林曉亮被批評得最多,他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t最後,英傑做了總結講話,她沒有看稿子,娓娓道來:“今天這個會,開得很好,是真正意義上的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氣氛熱烈,效果非常好,我覺得開得很成功,很到位。各位,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很多年都沒有這樣被人當麵批評,甚至指著鼻子罵?是不是也沒有人這麼直接地指出你的問題?這是什麼,這才是民主生活會。我們黨,當年創立這個製度,為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走過場,不是為了給外界作秀,而是要真槍實彈地批評,我們的先烈們就是這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結果怎麼樣?開完會,大家依然都是好同誌,依然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所以,我希望,會後大家根據提的意見,認真反思,積極整改,抓好工作貫徹落實。散會!”
\t英傑講得很中肯,很有人情味,也很有高度,蔣來先鼓掌,然後眾人都鼓掌了。
\t這次民主生活會非但沒有打擊到英傑,反而讓大家看到了她控製大局能力很強,反應很快,而且顧大局,善於團結班子。
\t其實,英傑壓力很大,會後她第一時間跟區委書記和區長將情況進行了報告,說明了情況,承認了自己的疏忽和過錯。而區裏並沒有把這事看得多麼嚴重,反而意見更多是給予肯定和表揚,因為今年的民主生活會怎麼開、開成怎麼一個尺度,大家都沒有把握,反倒是餘南這個最大的街道開了先例,市裏聽說後都表示讚同、支持。於是,餘南街道的民主生活會很快就被區委定為模板,要求其他街道參考執行。
\t當然,白清新知道,英傑和黃東旭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了。
\t果然,在方舟市宣布公車改革正式實施的第三天,黃東旭首先采取了報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