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寵而驕是仗著領導對自己器重而驕傲起來,看不起別人,對別人表示傲慢。得到器重是可喜的,但同時也是容易招來怨恨的,在這種時候更應謙虛謹慎,保全自己。而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在這個時候想得更多的是怎樣向其他人炫耀自己是如何受到器重。他們不明白往往有些人會把這些話轉告給他們的領導,然後小心奉勸領導對這種張揚的行為加以製止。領導肯定會聽從的,如果他夠明智的話。對領導而言,這種張揚的行為不製止的話,那麼就等於宣布領導和他是小團體,用人唯私,領導自然會通過一係列的措施來消除這種影響,而消除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個借口嚴懲驕傲的人。當然另外還有一種領導,他更是相信這種人的忠心,但是在他看來這樣的人就是棋局上的一顆棋子,隨時都可以利用,也隨時都可以丟棄而保全其他。恃寵而驕容易使自己孤立起來,等於不給自己留後路。如果靠山不在了,那麼自己也要卷起鋪蓋走人,甚至會受到一些十分不公正的待遇。向人炫耀是滿足虛榮心的需要,如果真的有本事,還要那虛榮幹什麼?如果什麼本事都沒有,更要虛心學習,哪能有半點虛榮呢?仗著領導的關愛而驕傲起來的人,能做的事情就十分有限了,因為他已經自我孤立了。如果得到領導的關愛,更要謹言慎行,更加低調努力地工作,這才是正途,也是自我保全的唯一辦法。
仗功而驕是依仗自己的功勞而驕傲起來。《紅樓夢》中賈府看門人焦大是什麼地位?別人是怎麼看他的?他仗著曾經救過主人,結果驕傲了幾十年,處處向別人炫耀自己當年如何如何,如果不是他又會如何如何,結果所有人都嫌棄他。功勞越大,越容易招來怨恨,周圍的人越是疏遠。很簡單,太陽過於明亮,就擋住了星星的光輝。一個人功勞過大並不一定是件好事,例如韓信,到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因為功勞而驕傲起來的人顯然是沒有城府的表現,本來功勞已經樹大招風了,驕傲更是招風,最後得到的隻是一片嫉恨。如果有功勞的話,最好是更加低調做人,這樣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績。如果有功勞而不能低調的話,那麼一生的成就也就局限在那功勞之上了,不會有更大的發展。下次有立功的機會,別人也很難想到他,因為上一次有了功勞就驕傲,沾沾自喜,這回肯定不會再謹慎謙虛,事情很有可能辦砸,驕兵必敗。即使僥幸獲得成功,別人也擔心日後你更加膨脹,更加目中無人,更加讓團隊離心離德,也是不敢任用的。所以仗功而驕同樣是自毀前程。
幻想而驕是指莫名其妙的驕傲。這種驕傲有些莫名其妙,讓人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這個人就那麼驕傲。也許是以前他有什麼“豐功偉績”,可是誰也不知道,他就驕傲起來了,而且十分喜歡聽恭維的話。這種幻想而驕的人大概是聽慣了別人的好話,於是把自己想得是無所不能,是個大英雄,大豪傑。於是他驕傲了,莫名其妙地驕傲了。如果沒有恃寵而驕,也沒有仗功而驕,人們就是很驕傲,十有八九就是這種莫名其妙的驕傲,這種驕傲最要不得。
驕傲是滿足虛榮心的需要,自卑的人會有更強烈的虛榮,需要用虛榮來填補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是,如果能夠將虛榮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反而可以促進自己更好地工作。
看待虛榮可以用這樣的態度:虛榮是弱者自我表現的方式,自己並不是弱者,並不需要這樣來表現自己。事實確實也是如此。隻有半桶水才晃來晃去,真正滿桶的水是不晃的。
老狐狸認為,必須疏遠那些善於奉承的人。因為他們的好話常常使人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以致於做出一些自不量力的事情。正如一句諺語所說,如果想幫助一個人,那麼給他一個中肯的批評;但如果想毀掉一個人,那麼就在他的耳邊說上一千句好話。
愛慕虛榮,損失慘重
老狐狸認為,愛慕虛榮,必然導致損失慘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人不能愛慕虛榮,愛慕虛榮是人生致命的弱點。人不能成為虛榮的人。愛慕虛榮的人往往有一種攀比心理,這種攀比心理使他們不能拒絕誘惑,最後成為誘惑的俘虜。
為什麼愛慕虛榮?原因在於沒有自信,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於是他們要創造一個光環,讓別人都認為自己了不起。其實別人是否看得起自己,是別人的事情,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曆史上那些偉大的人物照樣也有很多人看不起,但是絲毫不影響這些人物的偉大。況且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一個人的想法又都可能是偏見,他們看不起自己並不代表自己不優秀,也許是他們的眼光有問題。我們又何必太當一回事呢?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孔子評價這個弟子時候說,他能夠安貧樂道,這是最值得稱讚的品質。顏回家裏很窮,糧食剛剛夠過日子,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憂愁和不快樂。相反他很快樂。對他而言,既然富貴求不來,他為何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