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談話後,玄康便召集了眾臣商議冊立太子之事。
他覺得蕭冷已在朝中站住了腳,也是時候讓他自己獨擋一麵了。
現在朝中勢力複雜,大體分了五波,一波玄康的人,一波蕭冷的人,一波蕭炎的人,一波翁鶴立的餘黨,還有一些保持中立的人。
玄康的人自是支持蕭冷任太子之位,而那幫中立的本就是些老頑固,他們堅持要按朝綱行事,朝綱才是治國之根本。這波人便自然成了支持蕭冷的人。
翁鶴立的餘黨已被蕭冷清理的所剩無幾,蕭炎的人自是抵不過支持蕭冷的人多。所以這太子之位自然而然落到了蕭冷頭上。
玄康讓禮部尚書挑了良辰吉日,準備下月初十舉行冊封大典。
這消息一出,最著急的便是蕭炎了。以前他一直以為他最大的障礙是老六,沒想到現在竟被一個一直不受待見,被扔在宮外長大的蕭冷給捷足先登了。
以前他一直以為他父皇根本不喜歡蕭冷,雖然有朝綱在那,但父皇定不會立一個他討厭的兒子為太子,現在看來他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沈佳恒也看出來了,以前跟著九陽王時他與皇上是對手,那時便對皇上的脾氣很是了解。他做事強硬果決,如果是他不喜歡之人,哪怕篡改朝綱他也絕無可能讓他來繼位。現在看來,之前皇上對蕭冷的冷漠與漠不關心或許隻是偽裝罷了。
蕭炎聽了沈佳恒的分析,更加生氣了。覺得他父皇偏心,不公平。
這麼些年來他在父皇麵前忙前忙後,努力幫父皇分憂,是眾皇子中唯一一個憑著政績封王的人,父皇為何如此待他,竟將皇位繼承人毫無理由的給了蕭冷?
憤怒之下蕭炎產生了造反的念頭,沈佳恒一聽嚇了一跳。
如果他真跟著襄炎王造反,那他就是在走絕路。他本就是九陽王那邊被勸降過來的人,這些年在朝廷兢兢業業,雖無大功,但也無過。現如今如果同襄炎王起兵造反,成功還好,一旦失敗,襄炎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他畢竟是皇子,可他,定是必死無疑!
沈佳恒忙勸導蕭炎:“王爺請三思,切勿衝動,他蕭冷隻是任太子,現在皇上龍體安康,距離他登基時日還早,假如他任太子期間我們能讓他犯些大錯,皇上再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也是有可能的!”
蕭炎卻有些等不急道:“你怎麼能確定我們能引他犯下大錯?既然是父皇有意偏袒,我們又怎能保證到時父皇不會繼續再偏袒他?母妃說的對,蕭冷不可小覷,畢竟她母後可是當年最得盛寵的冷後!我真後悔一開始沒聽母妃的,將重心放在除掉蕭冷上,他早在靜修寺時就應該同翁鶴立一樣,對他下手!”
沈佳恒也有些歎息,他也知道,他們確實錯過了對付蕭冷的最佳時機。現在蕭冷回宮才半年,便已將自己的勢力遍布朝野,朝中大部分官員已站到了他那邊,可見此人手段之高強。現在想對付他,恐怕是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