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將門虎子(1 / 3)

呂宋的到來,給原本壓力重重的婁月打入了一劑強心劑,原本兵力懸殊的雙方,現在已經基本達到了平衡。隻不過,這前提是必須婁月國本國剩下的士兵,能夠在湛天的軍隊到來之前,抵擋住叛軍和郎曄的聯合進攻。

在安頓好了呂宋和喬姝之後,婁桑第二天就召集了所有軍部的大臣,前往軍機處商討軍隊的部署。鎮南王的第十軍團處在婁月國的南部,而皇城在北,兩地相距的路程大約七天的路程就可以達到。而湛天的援軍要十天才能到達,也就是說,婁月本國剩下的軍隊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抵擋住叛軍三天的進攻。

“我們隻有七天的時間部署,如何在這短暫的七天裏將剩下的軍隊部署好,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婁桑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皇上,您所說的七天隻是針對叛軍到達皇城的時間,但是您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西北郎曄國的進攻。郎曄國就在婁月不遠,我們最應該防備的不是南邊的叛黨,而是北邊的郎曄。雖然郎曄總兵力才二十萬,但這二十萬可都是騎兵,若疾行而來的話,最多三天就能到達北邊的要塞。現階段,我們應該把兵力側重放在北邊防禦郎曄,在抵擋了郎曄的進攻之後,再分兵南邊。”

說話的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大漢,雖然已將邁入老年,但他整個人看起來依然精神抖擻,一身肌肉如磐石般堆在一起,那根比普通人大腿還要粗的手臂上,布滿了傷痕,這些都是他在戰場上留下我‘勳章’,見證了他一路走過的凶險。

“王老將軍所言極是,朕確實是忽略了這重要的一點,不愧是追隨兩代先皇打拚的老將,此次您願意再次出山為國家出力,實在是婁月的大幸!”婁桑抱拳致謝。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老臣隻是想在進棺材之前,為國家再出一份力。哼,那個叛軍首領鎮南王蕭挺,當年我還在軍中就職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百夫長,若不是老元帥器重,將他推薦給先皇,讓他在南方累積軍功的話,他會有今天麼?唉,可惜老元帥去世得早,不然隻要他一出麵,恐怕第十軍團沒有人會聽蕭挺的。”

王揚口中的老元帥,正是婁月建國數百年以來,冊封的第十位元帥——司徒劍,現在鎮南王蕭挺所帶領的第十軍團正是當年司徒劍一手創建的。在司徒劍退職養老之後,就把軍團的領到全交給了當時軍事才華最為出色的蕭挺。那一年,蕭挺才二十歲,軍部的大佬們沒有一個不反對司徒劍的決定,可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力排眾議,讓蕭挺當上了第十軍團的軍團長。

而蕭挺也沒有讓司徒劍失望,在司徒劍退職後的幾年裏,南部的約桑國曾今數次想奪下婁月南部的青州城,但每一次進攻都被蕭挺以各種策略一一打退了。在經過了長達五年的較量後,約桑國決定派出全國一半的兵力,勢必要拿下青州。

當時約桑國全部的兵力是三十萬,一半也就是十五萬。而當年的第十軍團隻是一個剛建立不久的軍團,總兵力才八萬不到。麵對如此懸殊的數量,蕭挺利用青州四麵環山的地形,讓士兵們連夜砍伐山林的樹木做成滾木堆積在青州城兩側的山坡上,然後再以非凡的創造能力,製作了一種名為“百裏刺”的巨型弩箭。

在約桑進攻青州的時候,剛到青州城門外,便聽見轟隆隆的陣陣巨響,接著兩邊的部隊便被無數的滾木擠得向中間靠攏。而在約桑部隊不斷靠攏的時候,在青州城城牆之上,數百架巨型弩箭早已蓄勢待發,在蕭挺的一聲令下,無數燃著火焰的巨大箭支直奔約桑部隊而去,瞬間就把無數士兵帶入了地獄。

正是這一戰,蕭挺讓所有軍部的人都對這個年僅二十歲的年輕軍團長刮目相看,當所有人都認為青州城必失的時候,蕭挺以八萬人抵擋住了約桑十五萬人的進攻,僅僅這一仗就讓蕭挺名震婁月。

在隨後幾年的大大小小數十次戰役中,蕭挺充分表現出了他非凡的軍事能力,打了一次又一次的勝仗,第十軍團在他的有意擴充下,已經從八萬人增加道了二十五萬。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兵力後,蕭挺果斷轉守為攻,揮兵直指約桑國王城,最後逼得約桑不得不和婁月簽訂條約,成為了婁月南邊的一個附屬國。

正是因為他立下的這些赫赫戰功,先皇才封他為鎮南王,統領婁月南邊三州。可無論是司徒劍還是先皇都沒有想到,這位為婁月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居然會做出反叛朝廷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來,若司徒劍泉下有知,恐怕也會從棺材裏氣的爬起來吧。

“皇上,雖然王伯伯所說的沒有錯,但是鎮南王不是一般人,以他的軍事才能,必然比我們更加清楚現在的局勢。明眼人都能看出,郎曄必然會是最先進攻婁月的先頭部隊,他恐怕早已算道我們會側重將兵力放在北邊。”

在王揚的身邊,一個大約十八歲左右的隨從摸樣的年輕人,站出來輕聲道。

“雲飛,休得胡鬧,此次我帶你來是為了讓你長些見識,可沒叫你出來亂說話。”

王揚一把拉過那個年輕人,然後抱拳對婁桑道:“這是老臣的養子雲飛,方才他胡言亂語,還望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