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蔡琰的文考(1 / 2)

蔡邕神情嚴肅,心情有些落寞。

鄭羽心想,這事或許是個悲劇,腦袋一轉,估計是蔡邕有個兒子,且早夭,無福消受甄洛這美嬌娘了。故而,收起臉上的驚訝和嬉笑,小聲問:“嶽丈,方便和小婿說嗎?”

蔡邕並沒接話,而是眼角流出一滴淚水,似乎顯得悲痛。

蔡琰見父親想起母親和兄長,此時正在悲傷,趕忙接過話對鄭羽說:“相公,琰兒和你說吧,那時雖小,但琰兒也是知道這事的。”

原來,甄蔡兩家是通家之好,蔡邕和甄洛祖父還是同朝為官。

當年,蔡邕見甄洛生得粉雕玉琢,十分美麗,而蔡邕子比甄洛大一歲,蔡邕就找甄家將兒女親事定了下來,商量等洛兒十六歲時就完婚。可親事剛定一年多,甄家祖父被罷官,全家先是遷到揚州,接著又遷到冀州,從此來往不便,兩家之間再未見過麵。

又過了一年,蔡邕妻子帶兒子回陳留老家,路上被盜賊所殺。

蔡邕寫了一封書信送給甄家告知此事,並退了婚約。可送信的人卻找不到甄家落腳處,此事再無下文。沒想到甄家遷到冀州無極居住,現在甄家又遭了難,才有這一大堆故事。

鄭羽不由感歎,這時代信息不靈,來往不便,有時一分開就是永別了。但此番找到甄洛念念不忘的未婚夫,竟是這種狀況,心中卻是狂喜不已。他決定回去後就與洛兒成了好事,兩人為此都忍了很長時間了呢。

鄭羽也將甄家現狀告訴了蔡邕和蔡琰,兩人不禁唏噓。

對鄭羽來說,意外完成甄洛的囑托,最終結果卻是這樣,心想洛兒肯定喜歡到天上了。此事解決了,洛兒也就真正解開心中疙瘩,今後兩人肯定是琴瑟和諧得很,對洛兒,他心中不僅是疼惜,且是發自內心的摯愛。

至此,鄭羽正式住進蔡家。

下午,鄭羽被蔡琰叫到她閨房裏談話。鄭羽見她滿屋子都是書籍,不由讚歎說:“琰兒的才女名聲竟不是上天所給,而是後天努力得來的呢。”

蔡琰將他引到座位上,給他端茶送水。

見鄭羽如此說,卻不以為然,“相公所說有些偏頗,應該是三分天生,七分後天努力。琰兒天生就愛讀書,且過目不忘,腦中記這些書上知識又快又牢呢。”

說完,蔡琰得意的笑了起來。

接著,卻是嚴肅的對鄭羽說:“相公,琰兒從小心中想著要嫁給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還想著琰兒的相公是文武雙全呢。武就不考了,相公比琰兒想象的還好。倒是相公要在文方麵表現一番給琰兒看,讓琰兒能心悅誠服呢。”

見蔡琰這是要比文招親,鄭羽重重的拍了下腦袋,口中叫著:“嗎呀!”

他哪想到蔡琰還有這一大關等著他呢。

見蔡琰認真看著他,不由心虛的說:“琰兒,若相公過不了關,琰兒還嫁給相公嗎?”說這話時,他是滿臉乞求,心道和蔡琰比文采,那等於是找死!

“琰兒還是會嫁給相公,這是父親同意的,琰兒對相公的容貌武技都是十分認可的。隻是,琰兒希望相公在文采方麵也能讓琰兒佩服,那就更好了。若能如此,相公就是琰兒心中最完美的相公了。”

原來如此,蔡琰想要個十全十美的夫君啊!

鄭羽隻好硬著頭皮上,開口問:“琰兒,要不你先說,想要怎麼考相公劃出道來,相公接著就是了。”此時,他滿臉無奈,一副赴刑場樣子。

蔡琰“嘻嘻嘻”的笑開,捂住嘴說:“琰兒又不會吃了相公,相公何必怕成這樣?再說,琰兒知道相公是武將,當然在文采方麵肯定會差些了,也不會出太難的題,相公不必緊張嘛。”

都到這份上了,明知躲不開,鄭羽隻能迎頭而上。

見蔡琰一副考官模樣,不由有氣,調笑說:“相公到是想讓琰兒吃下去呢,要不琰兒現在就吃了相公,這樣相公就不用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