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堅固的後方(1 / 2)

係統是外掛,實際上越是到了後麵,這玩意的存在意義就越稀薄。

如今它最大的意義,就是不斷的為劉銘製造村民。這種不設上限的產物,他隻要有錢就會不斷製造。有段時間他曾經谘詢過,這些村民就算他死掉,係統卸載了,也會繼續存在,唯一不會存在的,隻是那些係統建築。

故而,一批比一般百姓要強大,工作效率比一般百姓要高,而且對自己絕對忠誠的村民,為什麼不大力製造?

近五年來,他已經製造了三百多萬村民,投放在了倭島、崖州和夷州。一切都是在隱蔽之中進行,故而隻怕最優秀的間諜,也不可能知道,這三個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口在上麵,同時可以武裝起多少的士卒。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膽敢攻打這三個地方的話,那隻能為攻擊者默哀了。

姑且,對大海還不熟悉,卻妄圖攻打夷州和崖州的劉備軍和孫權軍默哀幾秒鍾。至少,他們的那些士卒是無辜的,但誰讓他們有一個二貨主公?

對所屬地區的世家進行了大整頓之後,不說黃河以北,還有打下來很久的青州和司州。新打下來的兗州、豫州和徐州、荊北、淮南幾乎瞬間出現了一個權利的空白區。

超過七成的職位都沒有了主事官,因為他們隨著他們的家族滾蛋了。而剩下的三成裏麵,超過70%都是留下來的世家子弟。換言之,唯有剩下三成裏麵的30%,才是寒門出身,而且和世家大族沒什麼瓜葛的士子。

這是多麼可怕的數據,說大漢已經被是世家大族占據了,都沒什麼好奇怪的。司馬懿為什麼可以如此快上位,不僅僅因為他掌握了兵權,更因為他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

至少在世家大族的眼裏,曹氏一族不能成為他們的代言人,他們對寒門的提拔太高,而且有意無意的打壓著他們這些世家。

故而,既然曹操已經死掉,和他差不多的曹丕也病逝,那麼曹睿那一代開始,這君主也就慢慢變得軟弱無能了,索性趁機換一個。嗯,司馬懿就是個不錯的人選,尤其他本來是河北世家出身。

司馬懿後期把九品中正製發揮到了極致,而誰都知道,在科舉出現以前,九品中正製這玩意,成為了世家把持政治的一種手段。以至於廟堂之上,幾乎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寒門幾乎沒有。

為了填補這些權力的空白,劉銘在簡單考核之後,允許一批留下來的世家子弟進去填充。荀家、宋家、甄家等世家轉眼間就有三十多個家族子弟出仕。

同時,程昱的兒子程武,經考核後提前擔任了縣令職位;郭嘉兒子郭奕,還有戲誌才的兒子戲穎也分別在這些空白地帶擔任縣丞一職;典韋的兒子典滿、典斌二人也開始從縣尉開始做起,反正不少官二代也開始登上舞台。

實際上官二代出仕,在各方諸侯那裏也是很正常的人才補充手段。比如曹操那邊,曹氏族人和夏侯氏族人,就經常出任政要。最出名的,就是那個在另一個時空當上駙馬的夏侯楙了。

官二代裏麵未必沒有人才,比如曹操麾下的部將文稷,他的兒子文欽已經開始當上了都尉,而他未來的孫子文鴦文虎,尤其是文鴦,也屬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類別;更別說曹操如今的後勤大總管陳群,他的兒子陳泰,雖然走的是武職而不是文職,但同樣是後期魏國的重要將領。

其他比如許褚的兒子許儀、陸遜的兒子陸抗、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之類,當然少不了現任金城太守的薑冏,他的兒子薑維同樣是一個牛人。至於關羽和張飛的那些後代,也都是不錯的將領。

曆朝曆代,這些官二代有哪個不是混得順風順水的?除非真的除了個神級敗家子,否則多少都會在當代名臣錄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就這樣,一股腦的把人才都安排到了地方,主要運轉的部門總算是恢複了七成,沒辦法立刻恢複,畢竟這些人到位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而官二代最大的好處,就是跟在自己的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出門前也早有預習,故而可以更快適應這些從未接觸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