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陸遜的圈套(1 / 2)

陸遜其實並不想回來,畢竟孫權一家與他們陸家有仇。

當年孫策攻入廬江,當時的廬江太守陸康抵死不降,火大的孫策直接將其殺掉。也從那個時候開始,陸家在江東開始沒落,而陸康的二兒子就是陸績,大兒子就是陸遜的老爹。

先不談論陸遜這個當侄子的,比當叔父的陸績還要大上四歲這件事情。隻說現在的陸家,其實很大程度就隻能靠著他和陸績兩人撐起台麵。

陸績不是一個銳意進取之人,他的性格偏於平和中正。故而自己若是不努力,江東四大家族裏麵,陸家隻怕就要沒落,甚至泯然眾人了。

都說故土難離,陸家就算沒落在江東還是頗有祖產,更別說祖墳和祖宅都在這裏。身為陸氏子弟,自然不好拋棄這些到別的地方出仕。故而陸遜或許有投靠劉銘的心思,但為了陸家在江東的產業,還是不得不放棄科考回到了這裏。

第一次科考,陸遜考中了二榜第三名。本來在北方,也有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可是他放棄了這些回到了江東。而孫權得知這件事情之後,立刻親自拜訪,並主動征辟,陸遜感於孫權的誠懇,便在他的麾下出仕了。

至於孫家和陸家的仇怨,陸遜隻能不斷安慰自己: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孫策一人。如今孫策已死,孫權及其背後的孫氏卻是無辜的。冤冤相報何時了,難道自己因為仇恨,倔強的拒絕出仕,讓陸家就這樣破落下去真的就好嗎?

這是他第一次領兵,或者說是大規模的領兵。早些時候為了練手,已經專門去剿匪了一段時間。那些山越自此越國滅亡之後,居然又跑回來和孫權搶地盤,為此孫權可花費了不少心力去清剿他們。

這年頭,種族歧視什麼的,並不是劉銘一個人的專利。算不得排外,隻是自身的優越感,使得就算最破落的百姓,也看不起異族的貴族。

對付這些越人餘孽,陸遜多少也有些經驗,隻是當目標變成成名已久的劉銘軍時,不說陸遜本人,其他不少文臣武將,也在懷疑這個年輕人的能力。

哪怕他科考成績再好也沒用,在這種類似賭國運的戰爭裏麵,是容不得半點差錯的。誰也擔不起那個責任,所以大家都喜歡穩妥一些,冒險什麼的最好就不要有了。

周瑜若是可以,他自己都想要回來統兵算了。隻是他目前要負責對淮南一帶的攻打,故而就算是想回來暫時也回不來。而且他在那邊鬧得更凶一些,其實便是對這邊的最大幫助。

“你的老助手賀齊會陪著你一起清剿那些劉銘軍,魯肅我也沒有完全解除他的職務,他會帶一部分人馬牽製一批,為你減少一部分壓力。我相信,希望你也不要讓我失望!”當陸遜被委以重任的那一刻,孫權就嚴肅的對他說道。

“喏!”陸遜沒什麼好說的,他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孫權對他的信任。

於是,他帶著人馬來到了前線,從魯肅手中接過了指揮權。至於魯肅這位老人,陸遜自然指揮不動他,實際上按照孫權的意思,他也不歸自己指揮。

隻是原本清剿敵軍的三萬人馬,驟然減少到了一萬多,就算還有五千老兵加入,請教難度提升得也不是一星半點。

強攻顯然沒辦法,陸遜算是了解到了,雙方的實力有明顯的差距,強攻唯一的結果就是以命換命,這種得不償失的勝利方法,陸遜是不會去使用的。

如此,隻能智取了……

另一方麵,已經在埋伏圈突圍而出的馬超等人,已經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始在孫權的地盤上,繼續著他們的遊擊戰。而且就在前不久,他們從長江沿岸的船隊那邊,得到了一次補給,手雷什麼的得到了補充,幹糧什麼的也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