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兄弟矛盾起(1 / 2)

現場的氣氛很沉重,曹丕和曹植都明白,曹操這是要在他們之間選一個人,來繼承太子之位。

而且看曹操這病態的樣子,很有可能在不久後的將來,就能夠登上許多人做夢都想要登上的皇位。

說真的,要說完全沒有興奮那絕對是假的。隻是兩人不希望給曹操看出這個心情,免得讓他的印象降低,於是不得不保持著鎮定。然而兩個小屁孩說穿了出來混的時間還是短了一些,這番故作鎮定,反而搞得周圍的氣氛變得非常的壓抑和凝重。

“看來你們是知道了……當然你們也不用那麼緊張,每個人經曆這件事情,都會和你們一樣。從一個皇子,成為一個君王,看似隻有一步,但這一步太多太多皇子都沒有邁的過去。”曹操此刻完全就是一個慈祥的父親,他包容了兩人的野心。或者說要成為一個君王,最起碼的野心必須要有,否則唯唯諾諾的成個什麼氣候?

“兒臣惶恐!”兩人嚇了一跳,立刻跪下。

“不需要你們惶恐,我隻問你們,若你們榮登大寶,你們又會如何對待你們的兄弟?若是你們成為了君王,你們如何治理這危機重重的江山?要記住,如今我們的情況非常的不妙,你們若是不好好想想,最好就先別急著說!”曹操先是安慰了一下兩人,讓他們站起來,然後這才給出了考題。

“兄弟乃血緣至親,如今國家風雨飄搖,連兄弟都不能團結的話,如何在這風浪之中幸存下來?故兒臣的兄弟,必然會與父親一樣,視若手足,與其一起同心協力,匡扶江山!

至於這江山,兒臣隻有一點點看法。如今北方勢大,我等很難直接應對。或可直接向其稱臣,以屬國的身份潛心發展若幹年,然後再尋求自立之法。再則,劉銘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君王,但他的兒孫未必是一個合格的君王,我等臥薪嚐膽,未必不能夠翻身!”曹丕卻是思路敏捷,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法。

曹操很滿意曹丕的說法,要說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擔心曹丕太過於理想化。他比曹丕更了解自己這個女婿,劉銘不是一個喜歡看著華夏分成兩個國家的人,所以他必然會選擇武力統一。

所謂的屬國,或許他會將計就計,假意答應然後趁機調動人馬南下……所以若是寄托於主國屬國的名義,那或許會有很大的麻煩。

“若父親健康,兒臣願意看著父親永遠坐著這個皇位。若有什麼災痛,兒臣願意以身代受!”曹植卻是直接朝著曹操哭訴道。

看著兒子孝順的樣子,曹操心裏有那麼點熱乎乎的。曹丕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當了皇帝之後的樣子,而曹植聽了卻是想到自己還活著嗎?

古人重孝,很多人都認為一個人孝順,那麼必然也會忠誠。實際上後來會有很多例子會告訴他們,孝順的人也可以是一個大奸臣,當然現在還沒有那麼多例子。

曹操認為曹植是一個至孝之人,那麼曹植自然也會把對自己的孝順,傳遞到自己的那幫兄弟身上。兄友弟恭什麼的,應該還是可以實現的,比起什麼賭誓人性化得多。隻是,一個至孝之人,未必就是一個最合格的帝君……

劉宏就和很孝順,可是他長大後什麼樣子的,曹操同樣最清楚。

曹植這番表現,隻是讓他心頭一暖,然後就不太好受了。

“好了,你們回去休息吧!”曹操累了,他下不了決心選哪個。

“兒臣告退!”兩人知道曹操還沒有下決定,故而隻能遺憾的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