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已經明朗,曹丕的崛起那已經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了。
或者說,就算有誰不長眼的出來阻擋,老曹也會在自己還沒有死之前,讓他們知道梟雄可不是別人隨便說說的。
曹植的《答教十條》甚至都還沒有拿出來的機會,他的太子之位就離他而去。曹操最後的考驗並非是他們文韜武略的程度,而是在突發的危急關頭,他們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曹丕不到必死之地依然不肯放棄,甚至慢慢拿回了主動權。曹植至孝,死死護衛在曹操的身邊,大有要傷害曹操,必須要從他屍體上麵踏過去的意思。隻是曹操可不希望兒子為他而死,他本來都快要死了,培養一個兒子多麼不容易,哪能那麼容易就讓他死在自己的麵前?
說句不好聽的,若是曹植當即舍他而去,突出重圍什麼的,以曹操對曹植性格的理解,或許還會高看他一眼。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戰略撤退比毫無頭腦的死戰到底,有時候是高明得許多的。
以此為基礎,曹丕的行為也未必合格,不過比起曹植,好歹好了許多。至於曹彰,他的血統曹操自然不會否認,但卻相當於已經放棄了這個兒子,以後他要如何發展,是北上投靠劉銘,還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在魏國出仕,又或者以複仇者的身份,策劃一次又一次的刺殺行動,他都不會再管他。
一係列的宣布,一係列的儀式自然是不能夠免俗,隻是如今大魏的財政依然不是很好,所以隻能從簡。
曹丕順利成為了皇太子,這一刻他的心情是那麼的激動。當激動到達了巔峰,腦袋裏卻是浮現出了牧原的樣子,還有他的那番話,想到自己不過隻有二十年的皇帝命,曹丕原本激動的心情又沒有了,隻是非常冷靜的應對著儀式。
不過他這番表現,在其他人尤其是曹操的眼裏,卻是顯得非常的冷靜沉穩,這樣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子,應該是魏國的福氣了。在那一刻,至少大家都是那麼想的。
把一切確定完畢,曹操居然果斷讓曹丕試著攝政。簡單來說,就是曹操不再親力親為大魏國的政務,日常的一切全部由曹丕來處理。當然,事關家國存亡的事情,必須要得到他的印璽,才能夠具備法律效應。曹操沒打算那麼快放手,任何君王其實在這方麵都是差不多的。
當然,曹操和其他君王或許還有一些不同。一方麵他希望曹丕盡快成長起來,一方麵也不希望曹丕太年輕激進做傻事。如此安排,就是在催促曹丕不斷成長的情況下,給他加上一個限速器。
曹操開始不理政,曹丕則是提拔了一批建寧王府的老人上位。牧原自然是上了高位,曹丕賞賜了他不少的東西,以至於那些曹魏的老臣們,都有些嫉妒這個後起之秀了。
隻是牧原上位之後,發揮出的能力不亞於那些老牌文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切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當然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知人善用,能夠有效的讓人把工作都做完,他本人卻不至於每天都沉浸在工作之中。
如此一個人才,而且還那麼年輕,那些老一輩的文臣們,自然自覺為他讓路。而年輕一輩的文臣,則開始和他交好,在牧原優秀的交際手段下,原本對他羨慕嫉妒恨的文臣們,都沒有了任何心思。
轉眼,曹丕上位已經超過了一個月,作為一個攝政皇太子,曹丕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也慢慢得到了認可。
而這個時候,牧原被曹操接見,兩人秘密在病房裏麵會麵。
此刻的曹操,已經衰老得和七十多歲的老人沒什麼區別,他已經完全下不了床,他覺得隻要腳站在地上,這骨頭隨時都會“哢嚓”一聲給斷掉。哪怕是躺在床上,他都覺得身子骨隨時都會散掉。
這是生命到達盡頭的預兆,他已經有了清楚的感覺。所以,他必須要把最後的一件事情處理好,否則他沒法安心。
“牧原,丕兒對你可好?”曹操沒有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太子對臣很好,臣很感激他。”牧原恭順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