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爺的話,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
逆天道……這話實在是有些嚇人。
所謂天道,並非某些玄幻小說中講的玄之又玄的道義,而是指的大自然最基本的規則。
比如水往低處流,遇冷結冰,遇熱蒸發。
再比如生老病死,落葉歸根。
從秦始皇開始,曆代皇者都有過求長生的願望。
然而無論是服用丹藥,還是修煉各教秘法,至多延年益壽,長生者從未有過。
這證明了一個道理,天道不可逆。
老師娘究竟做了什麼,竟讓師爺如此感歎。
我忍不住開口去問,師爺沉默了一陣,從口中吐出了三個字。
“同輪回。”
在華夏的傳說中,一直都有輪回的概念。
傳說人死後會化作陰魂前往陰間報道,踏過奈何橋,服下孟婆湯,忘記前世所有的記憶,然後投胎輪回,進入下一世。
活人是到不了陰間的,所以即便是我們陰行中人,對於陰間的存在,也隻能靠猜測。
至於奈何橋、孟婆湯,更是不可能親眼見到。
輪回的傳說,究竟是真是假,無人能言其詳。
同輪回,是一種隻聽傳聞,從未有人證實過的陰行秘法。
其效果,是讓兩個人死後的陰魂,同時踏過奈何橋,即便是喝了孟婆湯,轉世後也能夠記得對方。
關於同輪回的傳說,最為經典的,就是人人熟知的梁祝。
梁祝指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淒美動聽,民間廣知,被譽為華夏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梁祝是東晉時期之人,祝英台雖是女子,卻是伶俐聰明,喜愛讀書,想要去如今的杭州求學。
舊時學院不收女子,祝英台便女扮男裝,竟是連她的父親祝員外都分辨不出。
祝員外準許祝英台去求學三年。
在學院裏,祝英台遇上了從會稽山前來求學的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誌同道合,結成金蘭朋友,以兄弟相稱。
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祝英台對梁山伯暗生情愫,梁山伯這個老實人卻是沒能看破祝英台乃是女兒身。
祝英台與父親約定的時間到了,祝英台要離開學院,臨走前她給梁山伯留下了一首詩。
偶逢草橋結義來,
百花三度放春苔。
惟有玉梅心耐冷,
不將春意私自開。
詩意含蓄,梁山伯竟是沒能看出其中蘊含的深深情愫。
臨別前,祝英台淚流滿麵,對梁山伯說道:“梁兄,我家有個小妹子,年方十六,今天我親口許配與你,約你在來年三七二八月,請你前來我家說親,希望梁兄千萬不要錯過了這段姻緣。”
誰知祝英台回家後不久,祝員外做主,將她許配給當地富豪馬文才。
再說梁山伯,有一天將祝英台留下的詩拿出,請求先生指教,先生一看祝英台留下的詩包含情誼,察覺出祝英台是女兒身,便把實情告訴了梁山伯。
梁山伯恍然大悟,學業一完成,就喜氣衝衝的前往祝家莊求婚,但祝英台此時已經是馬家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