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20年沒出屋門的人(1 / 2)

馬殊的事情搞定後,我主動找到了盧明。

既然答應他要幫他看個病人,自然要說到做到。

盧明也沒跟我客套,直接帶我去了一戶人家。

在去的路上,他跟我簡單介紹了這個病人的情況。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簡單來說,這個病人,已經有二十年沒人見過他走出自己的臥室了。

二十年?!

我怔了好久,再三向盧明確認,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病人父母的說法,他二十年前受到過精神刺激,就把自己鎖在了臥室裏。”

“平日裏的飲水和飲食,都是父母放在門外,離開後自己去拿。”

“他的父母,已經二十年沒有見到他了。”

聽後我無語了好久,這世間奇人不少,但生活在同一個房子裏,父母二十年沒能見到自己孩子,也算是奇聞異事一件了。

如果能申請吉斯尼世界記錄,這病人肯定能當選世界頭號宅男。

來到病人家,病人的父母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

這是兩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看樣貌已經有六十歲了。

兩個老人家的臉上,都帶有一絲愁容。

盧明向老人家介紹我。

“伯父、伯母,這是我朋友林老板,是來幫令郎的。”

我讓老人家把孩子的事情,從頭到尾細細跟我講一下。

伯父歎了口氣。

“真是造孽啊!”

“我兒子叫閆遠誌,當初給他起這個名字時,希望他長大後能有一個遠大的誌向,誰能想到,這個名字現在成了莫大的諷刺。”

伯母抹了抹淚。

“其實遠誌小時候是個很優秀的人,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常常獲得老師的誇獎。”

“從上小學開始,他更是每一學期都能拿回好幾張獎狀。”

伯母從茶幾底下取出一個盒子,打開放在茶幾桌麵上。

盒子裏裝的,是厚厚一疊獎狀,摞起來比新華詞典都要厚。

獎狀的樣式很舊,我上小學時都已經不用了,獎狀大部分已經泛黃,還有幾張有被蟲蛀過的痕跡。

可以看得出,這些獎狀,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東西了。

伯母抽泣道:“遠誌小時候特別愛學習,每天回到家都會主動學到晚上九點才睡,即便是周六周末,他也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亂跑亂竄,而是安安靜靜的在家裏看書。”

“其他家長,都很羨慕我有遠誌這麼優秀的孩子。”

聽到這裏,我瞠目結舌。

這怎麼就成了優秀的孩子了?

我很想問問伯母,是不是在父母的眼中,不哭不鬧,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的就是好孩子了?

我十分不讚同這樣的看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分,孩子與同齡人一同玩耍,看起來吵鬧,實則是在初步培養他的社交能力。

人生下來懵懵懂懂,不過是一張白紙。

日後這張紙上會有怎樣的畫,都是成長過程中一筆一墨的添加上去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落落大方,有的孩子膽小謹慎,並非一句“性格使然”就可以帶過的,細究孩子的成長軌跡,總會發現蛛絲馬跡。

一個從小把自己關在家中,不去與其他人玩耍的孩子,性格定然不會是外向的,說不定,連交朋友的本事都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