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仁義堂坐落於瘦西湖畔一處清幽所在。建築簡潔優雅,沿襲南北朝遺風,色彩樸素簡約,亭台樓閣架設得別具匠心,一竹一樹都透露出淡雅從容的氣魄。莊戶連綿七八餘裏,雖然不如龍家莊奢華氣派,但是卻別有一番大氣磅礴的氣勢,依稀可見當初建莊之人的心胸風範。
仁義堂堂主一向由江都大賈,也是中原最著名的仁商洛家家主擔任。洛家一族自南北朝四海幫立幫之時就曾經有人擔任夏壇壇主,秉承年恨情兼濟天下的壯誌,利用自己家族的財富為天下窮苦人出力。後來年幫良莠不齊,漸漸偏離了當初年恨情建幫的宗旨,洛家憤然退出年幫,開設仁義堂,懸紅緝拿為害天下的窮奸巨惡,從此聲名大振,也從此開始了洛家的苦難。
自南北朝到隋朝,天下經兩百七十多年的戰亂,中原奸邪當道,江湖道義早被踐踏的不成樣子。仁義堂立堂之人,竟然聳人聽聞地懸紅緝拿中原最有勢力的百餘名大惡人,其中過半都是山寨,幫會,邪教的寨主,幫主和教主。江都洛家就在這一年經曆數十次劫難,家族中人折損過半,無數洛家的高手英勇搏殺上門來襲的各路巨惡橫魔,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洛家從未對任何魔道勢力屈服,在胡族肆虐中華之時,洛家竟然公然懸紅緝拿慕容鮮卑一族血洗長安的主凶慕容衝。被當時橫行天下的慕容家族百餘名高手圍殺,洛家頂尖高手盡數歿於此役。而洛家此後的家主竟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但是,這個無拳無勇的洛家家主性子比曆代祖先更烈,他傾盡所有家產再次懸紅慕容衝,令天下英雄為之動容。當慕容家族再次派人潛入江都清剿仁義堂之時,江湖好漢四方雲集,義助洛家,一場激鬥,洛家家勇再次死傷無數,但是前來的慕容家過百高手,全軍覆沒。這一戰令漢人武者聲威大振,一洗百餘年來被外族欺辱輕蔑的恥辱。可惜的是,這個眾人敬仰的洛家家主也在此役壯烈犧牲。
他的後代沒有拋棄仁義堂的信念,一代又一代,堅持著懸紅拿凶的傳統,被江湖上所有的邪魔巨惡視為生死仇敵。仁義堂曾經有十餘次毀於大火,也遭遇過六次幾乎是滅門的慘禍。但是,隻要一個洛家子弟活著,仁義堂總能奇跡般地再次被建立起來,而懸紅的帖子依然高懸仁義堂除惡廊廊前。洛家的子弟也代代矢誌不移地堅持著祖先的信念,誓死維護著江湖正義。百餘年來,風雨不倒,成為中原江湖的精神聖地。
仁義堂前高立一座石碑,曆數祖先的英雄業績,過往江湖客看到石碑,必會上前參拜行禮,以敬仁義之名。
如今,江湖好漢再次雲集仁義堂,在智仙子的號召下,開始了對青鳳堂的討伐。中原最出名的七公子早已經到達了仁義堂,共有神龍公子華不凡,銅拳鐵掌鄭擔山,霹靂公子厲寒罡,開山公子嶽堂威,白馬公子鄭絕塵,銀纓公子蕭烈痕和最著名的天山倚劍公子連鋒。仁義堂主君子劍洛佩賢親自指揮下人整理出客房恭迎七公子的駕臨。而天下武林六大世家,七大劍派也各有高手到來,遊俠天下的江湖客也聚集了很多。武林七仙子大多超於世外,不理江湖恩怨,所以來的人不多。
如果這些人齊心合力,青鳳堂就算高手再多,也難逃覆滅的命運。可惜,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有兩件事情令局勢變得異常複雜,使這個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武林同盟陷入了分崩離析的邊緣。
第一件事,就是天下第一錄被人偷竊盜印,發行天下,令本為兄弟一般的江湖好漢為了爭奪名聲而反目成仇。就在幾天之內,江都城內就發生了幾百起規模大小不一的火並,七大劍派,六大家族皆有高手死傷。武林七公子尚有一絲理智,沒有卷入爭鬥,但是這次討伐青鳳堂的主力已經被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