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欒城驚夢(1 / 3)

恒州欒城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道和河東道相鄰之所,北連幽,代,朔等邊境重鎮,南通大唐李氏發家之地太原,乃是南來北往的諸州兵馬的中頓之所,境內地勢平緩,土沃水豐,交通十分便利。欒城曆史悠久,在春秋之時便是鮮虞國重地,後歸晉國。戰國時期乃是赫赫有名的中山國,後期歸趙。西漢置關縣,劃歸賞山郡管轄,隋朝之時歸屬趙郡,唐朝時隸屬恒州。大唐立國以來,突厥數次寇邊,都離恒州欒城不過百裏之遙,所以欒城也成了唐朝重要的兵馬屯練之所。新征集的兵馬,往往要在欒城訓練之後,才會一批批地派到前線參戰。而突厥散騎也往往會越過邊關,在恒州諸地騷擾為患,令當地駐軍防不勝防。

當恒州刺史鎮軍大將軍薑重威從惡夢中醒來的時候,冷汗從他那壯碩的脊背上一絲絲地滲下。他從睡枕之下將那把常伴左右的牛耳尖刀猛地拔了出來,在空中狂揮了幾記。睡夢中那些怒目獰眉的刺客並沒有出現在他的眼前,屋裏靜悄悄的,一絲聲響都沒有。他沉沉地呼了一口氣,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剛才的噩夢。李世民終於還是不放心他鎮守恒州,數之不盡的刺客源源不絕地從長安城殺來,將他團團圍住。他拚命地衝殺,但是卻死活殺不出重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數十名黑衣壯漢亂刃分屍。

「李世民不敢明目張膽地殺我,否則他就會失信於天下。」薑重威怔怔地看著手中的牛耳尖刀,靜靜地思付著,「但是他又不會留著我,他絕對不相信我會徹底地歸附於他,因為,我是河北人。」薑重威倚在窗前,看著夜空中那一輪皎潔無瑕的明月,神思又回到了隋末唐初那慘絕人寰的大廝殺。

虎牢關前,河北雄兵三十萬,聯營百裏,戰鼓數百麵,隆隆的鼓聲震天動地,那霹靂雷霆般的聲響,不必交戰,都應該震碎了唐兵的肝膽。但是,李世民的騎兵突擊卻讓河北將士陷入最深沉的噩夢之中。隻有幾十個隨從的李世民,竟然從河北軍的正中間穿鑿而過,將方圓數裏的大陣斬成兩段,然後再從背後掩殺而回。

薑重威仍然記得自己率領的五千騎兵從陣南馳援主陣,卻隻能跟在李世民一眾驍騎的背後吃塵。等到他明白到陣腳大亂,大勢已去的時候,四麵八方的大唐兵馬已經將他包圍了起來。在竇建德手下一批天下聞名的將領麵前,從伍長開始做起,數年間積功而到正四品懷化中郎將的薑重威隻不過是一個不很起眼的小角色。但是,竇公對他卻十分的重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獨當一麵的將領,所以每次軍事會議,他這個四品武將,仍然有資格在大帳的角落處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席位。當他麵對著唐兵的千軍萬馬之時,他的才華終於破繭而出。麵對這四麵合圍,他率領著五千騎兵殺向李世民的主陣,迫使得四麵兜圍他的將領驚慌失措,匆忙變換陣型,迎麵攔截於他。趁此機會,他改變隊形,從李世民主陣的側翼,一個相對薄弱的步兵陣破圍而出,硬生生將這五千子弟兵活著帶出了虎牢關。一路之上,他看到河北將士的屍體一堆堆地橫臥在地上,很多人是和大唐兵將合抱而亡,有的人身上雙手雙腳俱已被斬落,嘴裏卻仍然緊緊咬住一隻血肉模糊的鼻子。河北男兒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他們便是戰死也決不投降。

當竇公被唐朝皇帝在長安街頭處斬的時候,已經返鄉務農的薑重威第一個衝上街頭,殺了唐朝的官吏,帶領著十幾個心腹,殺光了百餘名唐兵,占領了縣城響應劉黑達的起義。竇公自起兵以來,一向仁義為懷,降者不殺,為政清明,曾經義釋大唐皇叔李神通和大唐長公主,對於大唐的將領更是非常優待。但是,這一切的仁厚之舉,隻換來一夕長安魂散,隻因為那個大唐皇帝李淵非常喜歡看被俘獲的義軍首領在長安城斬首的場麵。薑重威心中隻有:恨,恨,恨。

劉黑達是個無賴,他那好吃懶做,遊手好閑的早年生活薑重威早就知道。但是,他也知道,劉黑達是一個重義輕生的熱血男兒。為了報竇公的知遇之恩,他憤然起兵,聯絡河北豪傑,動員河北壯士,爭殺官吏,興兵造反。士為知己者死,劉黑達既然為了竇公拋卻了身家性命,那他薑重威也不會吝惜為了劉黑達犧牲一切。這就是河北男兒的情義。

唐朝已經得了天下,河北義軍乃是以一省之力對抗整個中原,大家誰也沒想著要活命。也許豁出性命的廝殺是最可怕的,羅藝,羅士信,薛萬徹,薛萬均,李神通,李道玄,這些聲名赫赫的將領都在河北義軍的手下或死或降,唐兵敗如潮水。那是一段最絕望,也是最開心的日子。看著那些欺壓河北民眾的唐兵將領諸如秦武通,鄭善果之流倉皇逃竄,薑重威心中一陣開懷。薑重威仍然率領著他那五千騎兵,在冰天雪地裏突擊唐兵數萬人馬,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狼奔鼠竄。他手下的健兒們爬冰臥雪,千裏突襲,什麼艱苦的環境都經曆過,連和他作戰的唐兵將領都對這支人馬豎起大指,暗暗稱讚。李世民,最後竟然用決堤放水的險惡招式才將河北大軍擊潰。決堤放水,置千萬人的身家性命於不顧,隻為了一場決戰的全勝。薑重威知道,自己的河北軍絕對使不出這種禍害河北百姓的惡毒之計,那李世民還妄稱愛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