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辰(1 / 2)

小月出生的第三天,要舉行洗三禮了,年遐齡果然隻是邀請了幾個好友過來。

這會兒張氏和幾個官太太正在裏屋說著話呢,桂嬤嬤就走進來了,桂嬤嬤也是小月的奶娘,原是張氏的陪嫁丫頭的女兒,後來配了府裏的管家,剛生了孩子不久。

桂嬤嬤行完禮後對張氏說:“夫人,洗三的用物都備好了。”

年遐齡是湖廣巡撫,也算二品封疆大吏,雖然這次洗三的是個女兒,但年府還是把該備下的東西都備下了,且樣樣都是頂好的。

張氏看了桂嬤嬤一眼,問道:“都備下了什麼物品?”

就聽著桂嬤嬤回道:“除了洗三盆、挑臍簪子、圍盆布,其餘還備下了新毛巾、艾葉球兒、烘籠兒、香燭、新梳子、新籠子、小鏡子、銅茶盤、刮舌子、棒槌,這些個都是用物。餘下的還有各樣的吉祥物,金銀錁子、鎖頭、秤坨、錢糧紙碼兒、生熟雞蛋、小米兒、青布尖兒、青茶葉、大蔥、花兒、朵兒、升兒、鬥兒,還又熬好的槐條蒲艾水,另外還有一些個桂圓、荔枝、花生栗子。”

說完之後頓了頓:“夫人,您看還少什麼嗎?”

小月在張氏的懷裏安靜的聽著,心想:洗三還需要備這麼多東西?

張氏抬頭向桂嬤嬤問道:“收生姥姥怎麼說?”

桂嬤嬤說:“收生姥姥說都齊全了。”

“嗯,那就這樣吧。準備準備午宴吧,讓收生姥姥坐頭席,她可是個有福的。”

洗三一般都是在午後,在吃過洗三麵後,丫鬟婆子就在產房外頭設了香案,供奉上了十三位神像。神像前的香爐內盛滿小米,蠟扡上插著專門用的羊油小紅燭,下麵還壓著千張、元寶等敬神的錢糧。

張氏她們拜完神像後,一個小丫頭端上來一銅盆,裏頭是用槐條和艾葉早就熬好的湯汁,要用的物品也全都用烏木托盤盛了,一字兒排開擺在了炕上。

奶娘進屋把小月抱出來,洗三的儀式才算是正式開始。

先是家人添盆,雖然人不多,但是有放金銀錁子的,也有添桂圓荔枝的,所以銅盆裏還是滿滿的東西。小月看了一下四周添盆的人,大部分都不認識,心道:親朋好友還真不少。

添盆禮後開始就著盆裏的水給小月洗澡,這盆裏雖說添了那麼多的物事,可也不能把把冷水變熱啊,雖說沒到寒冬臘月,但也是十月寒天的,那個姥姥也不怕把小月給凍著。

洗完澡後,姥姥又把將艾葉點燃,用生薑托了在小月額頭上象征性地晃了晃,便舀過梳子開始給小月梳頭,而後又刷牙,刮舌,因為小月還小,大部分也就是象征性地比劃了幾下。之後又用剝殼的雞蛋在小月臉上滾了三滾,這才算完全洗完。

“原來這就是傳統的洗三禮。”小月安靜的不哭也不鬧,倒是另在場的親眷很是好奇,話說洗三的時候哭聲越大就表示越健康,可小月不知道啊,隻能讓那些親眷們好奇著了。

洗完後,收生姥姥將小月用小被子包裹好,然後用細繩捆牢了,舀起大蔥輕打三下唱道:“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之後還讓人將大蔥擲到外頭的屋頂上,然後又舀起秤砣和鎖頭比劃了幾下,最後才將小月放在茶盤裏,用事先準備好的金銀錁子塞到小被子裏唱道:“左掖金,右掖銀,得榮華,享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