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提升做人的高度(2)(3 / 3)

這就像下棋一樣,技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幾步棋,低能者隻能看出兩三步。高手顧大局,謀大勢,不以一子一地為重,以最終贏棋為目標;低手則寸土必爭,結果在辛苦中屢犯錯誤,以失敗告終。

人生就像是馬拉鬆比賽,誰先到達終點,誰就是勝者,誰就是英雄。沒聽說過有什麼人可以在不斷采摘路邊野花的同時獲得冠軍。而且,過程是為目標服務的,再美妙的過程如果得到的是苦果,也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要養成始終目視前方的習慣,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這才是人生成功的要點。

人生無常無物永駐,寵辱不驚物我兩忘

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曲慷慨、激昂、悲壯,尤其是詞中“是非成敗轉頭空”這七個字,頗能表達我們偶爾對人生所生發的感觸。三國中無論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薄雲天的關羽、勇猛豪爽的張飛,還是雄姿英發的周瑜、雄才大略的曹操,無數英雄豪傑都隨滾滾長江向東流去,縱橫馳騁的戰場早已硝煙散盡。藝術家的彩筆為我們道盡人世的悲歡離合,但終如南柯一夢。人生無常,是非成敗轉頭空。

人生無常,無物永駐。天下沒有什麼事物、對象、情勢、局麵是永遠不變的。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物有生、死、毀、滅;人有生、老、病、死。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官無常位,境遇常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老子說:“金玉滿堂,也無法永遠守住。”人生聚散、浮沉、榮辱、福禍,這一切都在不斷地轉化,相輔相承。“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明白此理,你就會視一切變化為正常,就會對一切事情的發生有思想準備,就不會呼天搶地,不撞南牆不回頭,與天道(客觀規律)死磕下去。做人,不能逆天道(客觀規律)而行事。

人生無常還指事物變動的不可預見性、偶然性,事情的不期而遇。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運去金成土,時來土作金;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人生之中不可預測的事太多太多。

人生無常,天道有常。人生無常,正是天道有常的表現。對於那些覬覦權勢、玩弄陰謀的人來說,既有小人得誌飛黃騰達之時,也有時運不濟,栽跟頭之日。秦檜玩弄詭計、陷害忠良,落得個無窮罵名;嚴嵩專橫拔扈、不可一世,終落得滿門抄斬。多行不義必自斃,逞一時之能、稱一世之雄又能存於幾時?爬得越高跌得越慘。也許對爬得高的這個人來說,這是他人生際遇的無常,對於群體和社會來說則正是有常的表現。一個肆無忌憚、傷天害理的人早晚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一個霸主早晚有稀裏嘩啦倒台那一日。這對於他本人是天道無常的表現,對於別人則恰恰證明了天道有常。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感歎人生之無常,並不完全出自無奈的悲愁;相反,它可能出自人心對幸福的追求與對永恒的向往。哲學家努力透視人生真諦,幫助人們建構精神家園。宗教家則超越於無常的羅網之上,打通生前死後之結,引人走向不朽的樂土。可惜的是,一些人對哲學存著懷疑的眼光,對宗教抱著利用的心態,因而陷於變幻不已的現實世界,無法解開內心深處的愁結。

聰明的人總是在變化無常中力爭主動,在變化之前或之初看到變化的端倪,去把握有常,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從而在惡劣的處境下,能登高望遠,看到轉機,看到希望,有所準備,不失時機地轉敗為勝,扭轉乾坤。

唐伯虎詩中說:“釣月樵雲共白頭,也無榮辱也無憂。相逢話到投機處,山自青青水自流。”如果人人都能了然於山自青青水自流,就自然會寵辱不驚,物我兩忘,也不會去徒自貶抑,自招屈辱。

點燃生命的激情,編織幸福的瓔珞

走在上班下班的人潮中,麵對著擁擠的人流,我們有時徒生感慨:日複一日重複著同樣枯燥的事情,麵對索然無味的工作及生活,生命是否平淡得有些蒼白了?長此以往,生命的意義何在呢?生命何時才有激情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