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往來要記賬,事後免思量(2 / 2)

範蠡,字少伯,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範蠡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著名謀士文種相識,是好朋友。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的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的製度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雪洗了會稽山戰敗的恥辱,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我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範蠡的經商之道,對後世影響甚大。範蠡教當時求問者經商時要注意的原則有:

第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懶惰,否則什麼事也幹不成;

第二:賬目要清晰,能收賬,能還賬,收賬時勤謹不怠,取討自多;還賬時多少先後,酌中而行;

第三:價格要明了,讓人一目了然;

第四:生活要節儉,切勿奢華,奢華則錢源枯竭;

第五:貨物切勿濫出,否則獲利甚微;

第六:貨物需要麵驗,切勿濫入;

第七:出入要謹慎;

第八:用人要正派,切勿用那些奸商小人,尤其不要讓這些人管理賬目;

第九:優劣要分明,獎罰要有度;

第十:生意期限要限定,切勿拖延;

第十一:錢財賬目要明慎,切勿糊塗;

第十二:賬目要稽查,切勿懈怠;

第十三:和氣生財,切勿暴躁;

第十四:切勿妄動,妄動則生事;

第十五:工作要精細,切勿粗糙;

第十六:切勿浮躁,浮躁失事多。

在十六條經商之道裏,有四條提到了賬目,可見賬目管理在“商聖”經商之道中的地位。經商終究是一個與賬目有關的東西,經商為了獲利,錢財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經商中的投資,也直接由賬目的情況決定,賬目管理不好,投資無從預算,收益更無從預算。所以說往來要記賬,事後免思量。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環境下的賬目種類繁多,很多雖不直接與錢掛鉤,但也需要注意。並且記賬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包括簽合同、收字條、保存銀行證明、留電話錄音等等。

“老人家”教導我們:

往來要記賬,事後免思量。記賬這件事,也許當時做起來麻煩了一些,費了你一些時間,但是,最終你會發現,一本清晰的賬目,實際上能為你節約更多的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這是一個人人都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