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振堂經營容氏這麼多年,自然黨羽眾多,不愁沒有出來替他說話的人。而此時大多數股東都沉默不語持觀望態度,對與股份根本不足以跨入管理層的股東來說,他們本來也無法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對他們來說,公司盈利賺錢才是最重要的,隻要年底有足夠好看的分紅,具體誰當董事長,對他們的影響都不大。這場戰爭是大股東之間的較量,他們並不想參與。尤其是在這種局麵晦暗不明的狀況下,萬一說了什麼話,得罪了今後的當權者,不一定有多少雙小鞋等著自己呢,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大家都懂。
但如果董事長真的換選成功,容氏內部現在維持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新上任的董事長肅清容振堂的舊部是必然的。所以容振堂的嫡係自然坐不住了,紛紛表態——
“現在公司股價不穩,華漁岸那邊水質的問題也亟待解決,咱們應該先將公司穩定下來再談改選董事長的事情。”
“張董說的有道理。”
“而且你們用套牌公司收購了那麼多的股份,我們董事會不得不懷疑你們的資金還有公司的合法性,我們容氏是正正經經做生意,可不想攤上經濟犯罪。”
幾位力挺容振堂的大股東紛紛發言,都不同意喬奕諶提出‘重新選舉董事長’的意見。甚至還有人口出狂言——關於選舉懂事長是容氏內部的事情,由董事會來決策,不許外人插手。這話說的可真夠有意思的,喬奕諶和黎洺現在已經是手握容氏股份的大股東,現在還談‘內部’或是‘外部’根本就沒意義。
黎洺實在有些聽不下去了:“我不知道容氏從前的經營管理有多混亂,但是各位搞錯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選舉和更換懂事,審議批準董事會提出的各項的報告是股東大會職權範圍內的事情。是股東大會領導董事會,董事會隻能執行股東大會的決議,可沒有反過來由董事會駁回股東大會的議程的道理。”
“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沒事兒就多看看書,實在不懂就閉嘴,省的鬧出這種笑話來讓人家以為容氏的董事會真的沒有一個明白人了呢。”喬奕諶幽幽地補了一刀。
別說容振堂的黨羽裏隻有兩三個得力的人,就算把他們綁一起也絕對不是黎洺和喬奕諶的對手。而且容振堂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被他們稱作‘神秘股東’的人會是喬奕諶和黎洺,而且這二位還非常不厚道地在除夕跑過來給他添堵。容振堂本來就被容氏股價不穩搞得焦頭爛額,華漁岸那邊環保局和業主也是鬧得不可開交。這還沒緩過勁兒來,本來今天借著開股東會的功夫,想強製融資把壓力分散開來,卻沒想到喬奕諶和黎洺是奔著把他拉下董事長的寶座而來。任憑容振堂再是久經沙場,這麼步步緊逼地幾個回合下來,他也是應接不暇了。
黎洺說的沒錯,股東大會領導董事會。既然所持股份占絕對優勢的大股東提出改選董事長的提議,董事會根本無權駁回。最後決定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重新選舉董事長。
其實容振堂還是挺陰的,如果按照所持股份多少投票,喬奕諶和黎洺所持的股份加起來絕對會以壓倒式的優勢大獲全勝。他現在要求以無記名方式讓股東參與選舉,明顯就是按人頭算。喬奕諶和黎洺讓容氏的股價跌了那麼多,無論如何也實不得人心的。
可是有時候,一眼就能看到結果的遊戲就不好玩兒了。喬奕諶明顯是想陪容振堂玩把大的。由於一部分散股股東選擇棄權,選舉結果是——所持容氏股份百分之三十三的喬奕諶,支持率僅為百分之四十三點六;而所持容氏股份百分之三十五的容振堂,支持率為百分之五十一點三。這個結果基本如我所料,喬奕諶沒能依靠改選董事長這個機會將容振堂一腳踢出局,但是喬奕諶的支持率居然有百分之四十三點六,與容振堂相差不到百分之十,這個支持率其實已經很高了,畢竟他現在不得人心嘛,我還以為要被容振堂甩出一大截呢。
這個結果看似喬奕諶是完敗,不過我知道,大招還沒出呢。看戲嘛,一波三折才有意思,一棒子就打死了,那多沒意思。
“謝謝大家對容某的支持,容某一定不負眾望,讓公司盡快走出低穀,維持穩定向上發展。”容振堂別提有多得意了,剛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晦氣一散而光,轉頭對喬奕諶冷笑一聲,“奕諶啊,不是我說你。還是太年輕氣盛了不是,容氏就是容氏,無論到何時它總要姓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