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習慣主要是指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所獲得的行為舉止和性格特征,教育是使一個人形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決定血型的基因決不可能等同於決定人的神經類型和各種激素的基因,它們之間根本沒有什麼關係。
血型改變的過程就好像兩個部隊在打仗,一方的造血幹細胞被打敗了,它的領土也就被勝利者占領了。很多像小九烈那樣的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後,都發現自己的血型改變了。
國內外的臨床報道都表明,這種血型的改變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醫生也經常通過觀察病人血型的變化,來判斷手術是否成功。
為什麼丘九烈的血型會改變呢?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曾經作過一個這樣的比喻,血型改變的過程就好像兩個部隊在打仗,小九烈妹妹的造血幹細胞將小九烈的打敗了,這個領土也就都被妹妹占領了。
小九烈在移植前已經進行了化療,將體內血液徹底清理,將白細胞抑製到零,當妹妹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他體內後,如果小九烈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壽命結束,妹妹的造血幹細胞就會在他體內造出新血液,隨著新血液的增多,自然也就換成了妹妹的A型人。
那麼,這種血型變化是長久的還是短期的呢?
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研究結果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以已有的事實和根據推論,如果接受者的造血功能被移植進的供者的骨髓幹細胞完全或大部分替代,那麼這種血型的改變就是長期的,甚至是永久的。
除非接受者自身的造血功能得到恢複,並在造血中占主導地位。
科學家們曾經發現,有的白血病患者到了晚期,血型竟然消失,查不出屬於什麼血型。像這一類的血型改變還有很多,比如,有的結腸癌、直腸癌患者到了晚期,體內產生B血型物質,結果本來是O型人變成B型人,本來是A型人變成AB型人。
有的腫瘤患者,如果他們接受放射療法,大劑量的放射線輻射可能會導致基因突變和紅細胞表麵的抗原產生變化,從而造成血型改變。
這時如果要給他們輸血,也必須及時調整輸血的類型。
但是,這類血型改變都是短暫的,病情得到控製後就可能再次變回原來的血型。而且,這類血型改變都是不徹底的,有的患者唾液中的血型物質也不會發生變化。
科學家說,這種血型改造工作是在體外處理的,所以,一般人不用擔心,即使喝再多的咖啡,血型也不會改變。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經數年的實驗研究,成功地完成了A型人和B型人向O型人的轉變。據專家介紹,如果把O型人比做一根樹幹,那麼,A型人、B型人和AB型人就是在同樣的樹上增加了一些代表不同表麵抗原的樹杈而已。
科學家從海南產的咖啡豆中提取出的一種酶,就像一把剪刀,正好可以把B型人多餘的抗原切除掉,改造成O型人。AB型人的改造是用一種化學物質在紅細胞的表麵塗上一層膜,像帽子一樣把相關的抗原遮蔽起來,從而呈現O型人的全部特征。
迄今為止,根本沒有什麼嚴格的科學研究證明血型與性格有必然的聯係,所有的研究隻是證明血型與性格是兩種不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