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不能列入九品的,象文職京官中的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還有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以及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等等。洛洛都清清楚楚的羅列了出來,第一時間印發了下去,給朝臣參議。
第二件事情就是洛洛要開科舉,分文武兩種。選拔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用知識型人才來構建一個官僚團隊,這一點上洛洛還是很佩服天才的隋煬帝的,是他創立了科舉製,從而被沿用了數千年。所謂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製度,因分科取士,故名科舉。宣布公開向大眾吸納人才。於文人和統治者而言,科舉製都是一件的溫和的、可以接受的文治工具。
第三就是改良官吏的服飾也是完全仿照的清朝時期的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許濫用的。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例如一品大員的頂戴為珊瑚。蟒袍為九蟒五爪的麒麟,補服為仙鶴。二品的頂戴是起花珊瑚。蟒袍為九蟒五爪的獅子,補服為錦雞。三品的頂戴為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蟒袍為九蟒五爪的豹子,補服為孔雀。四品的頂戴為青金石,蟒袍為八蟒五爪的虎,補服為雪雁。五品的頂戴為水晶,蟒袍為八蟒五爪的熊,補服為白鷳。六品的頂戴為硨磲及白色,蟒袍為八蟒五爪的彪,補服為鸕鶿。七品的頂戴為素金頂,蟒袍為五蟒四爪的犀牛,補服為紫鴛鴦。八品的頂戴為起花金頂,蟒袍為五蟒四爪的犀牛,補服為鵪鶉。九品的頂戴為鏤花金頂,蟒袍為五蟒四爪的海馬,補服為練雀,未入流的頂戴為鏤花金頂,蟒袍為五蟒四爪的獬豸,補服為黃鸝。
第四事情是洛洛要開礦脈,礦業開采權的四成公開招標的方式晉價給富商,充裕國庫,六成還是牢牢握在國庫手裏。
第五件就是仿照後周太宗柴榮簡選諸軍。精銳者升為上軍,去羸弱者,力求士卒精強,征戰四方,所向皆捷。
第六件是仿照唐太宗,將全國設十道,東漢末年戰亂以來,各種勢力並起,帶兵割據一方,不論是孫權還是曹操建立政權以後,過分寵待那些依附他們的力量,授給他們各種地方官職,因此州縣的數量比東漢初年增加了一倍。洛洛已經看到看到官多民少帶來許多弊端,因此決定在改官製的同時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幹州。
第七件就是檢校度量衡,命人檢查各州的度量衡的輕重大小。采納唐製製定晉製:長度以北方秬黍中等大的為準,長一黍為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重量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容一千二百個黍為龠,兩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三鬥為大鬥,十鬥為斛。權衡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一百黍的重量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