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因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藥,花費了巨額錢財未果,這時徐福謊稱由於大魚阻攔所以未能成功,於是請求配備強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謊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對於徐福東渡,《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也有記載:(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公元前219年,徐福船隊尋仙藥未果,返航。
而後,秦皇聽信徐福的謊言,期間多次派遣徐福出海,曆經九年,了無蹤跡。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駕崩於第五次巡遊途中。
並非如同史記中記載‘徐福得平原光澤,止王不來。’那般。
徐福算得愛徒子彤慘遭不幸,在子卿的央求下,率眾方士返航回秦。
那時便已算出始皇帝已死,再無後顧之憂,便大大方方的返航。
卻不料趙高假傳始皇帝遺照,令蒙皓於山東半島南端的琅邪將徐福等人盡數斬殺。
秦兵突然地兵戈相向,讓得徐福等方士措手不及,悉數死於此地,唯有子卿一人靠著龜息丹假死得以逃脫……
我叫子卿,從公元前220年一直活到了現在。
當初賜予我長生不老藥的兩位仙人曾如約找到過我,不過那時便已經是東漢末年間,他們找到了遊蕩世間的我,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讓我用一生去尋找答案的問題。
現在是2019年,夏。這兩千年來,我除了在尋找那個問題的答案之外,也在尋找著子彤的轉世,希望能夠喚醒她的記憶,和她再續前緣。
師傅曾說過,我輩方士中人,修今世身,不望來生。
但冥冥中透著一股捉摸不定的因果,未來或許會有一朵相似的花出現,或許她就是我要找的人。這些是仙人告訴我的,我一直堅信著能夠與她再相遇的那天。
經曆了三國鼎立,看遍了江山才人輩出的年代,卻始終覺得自己還不曾找到兩位仙人的答案。
21世紀,對他而言是個有些跟不上年代的世紀。
戰爭年代,他經曆的多了。始皇帝的暴政一直到晚唐戰爭出現的火器,這些他都沒有覺得絲毫差異的地方。唯獨這日新月異的世界,信息化的急速發展,讓他有些無法適應。
還未從bb機的年代過渡過來,現在網絡信息卻已經布滿了全球。放在兩千年前,所有人都不會相信,人能登月,能有載人飛行的飛機,隻要區區兩個時辰便能到達數千裏外的地方。
他還是更加喜歡古老的寄信方式,或者近代才出現的郵寄方式,雖然網絡發達,信息可以瞬間到達對方眼前。不過他還是喜歡書信的交流方式,等待回信的過程,妙不可言。
現在的他,是一名舊都某知名大學的一位曆史學教授,隻不過從麵貌上來看,很是年輕。長生不老藥,保住了他服下時的年輕麵貌,卻保不住他曆經千年滄桑的心。
沒有人比他更加的了解整個華夏神州兩千年來的曆史,發生了什麼。更何況,期間不少重大的曆史典故,他都有參與。
兩位仙人的問題,他苦思冥想,都不曾找到過答案,也不曾找到過與子彤相似的那朵花。漫漫兩千年,真不知何時是個盡頭。
難道再來一個兩千年嗎?
他有大把的時光,卻對遙遙無期的目標和苦尋不得的答案有些失望。
等的太久了。
徐福遺留的書籍,兩千年過去了,他早已參透。兩千年的無盡歲月,讓他對道的領悟更是超越了曆代所有方士。
如果先有兩位仙人的話,那麼他當的上是一位在世的紅塵仙。
上知天文,下達地理,通曉醫學;在大唐之前便已掌握了最先進的航海知識。早在哥倫布航海前,他便已不知去過了多少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