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起死?(1 / 2)

慕北辰微微一笑。

素心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邊陲的騷動這麼巧就在這時候出現?”

慕北辰指指慕北風:“這就是十一的功勞了。”

慕北風淡淡道:“是我們幻靈門人製造的騷動叛亂,一旦他發兵鎮壓,我的門人就會且戰且退,直到退入無法戰鬥的沼澤地,讓他們無計可施。”

素心默默想了一下:“如果這時候有人和你應合,攻打京城,那就事半功倍,正好可以擒拿慕北暄。可惜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聯盟可以利用了,臨時去和人結盟也來不及。對了,那個天命所歸的理由,你製造了沒有?”

慕北辰很是自信:“如無意外,現在京城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你們知道嗎,京城郊野三裏坡的地方據說有人挖出一塊慕色石碑,上麵刻著天命所歸四個字。”

“這是什麼意思?”

“你猜猜?”

“賣什麼臭關子,反正跟我沒關係,不愛說就不說了。”

“嘿嘿,背麵還寫著個君字。”

這下終於成功釣起聽眾的興趣:“君?代表什麼?君王?”

“唔,沒人知道,不過朝中大臣都在猜測這事,因為三裏坡可是丹陳曆代皇陵所在的地方啊,這必定是上天的指示,要傳遞什麼訊息。”

“對了,退位的那個……不是叫什麼君嗎?”即使慕北辰退位,這些平民百姓依然是不敢直呼其名。

“石碑是慕色的,還有個君字,聽起來真像啊……可這不就代表天命所歸的不是現在的……那個什麼嗎?”

“啊,就說皇上奉遺詔繼位這事來得蹊蹺,哪裏有那麼巧的事,他在做八王爺的時候失蹤好多年了,突然出現就突然帶著遺詔來了,更奇怪的是遺詔在宮裏那麼多年沒人找到,居然就讓攝政王給找到了,又不是芝麻綠豆大的東西。”

“噓!這些隻能擱在心裏猜猜,不要說了……”

除了京城這些百姓,其實文武百官私底下也在這麼猜測,不過就憑這塊石碑,就捕風捉影疑神疑鬼可不是他們的習慣。主要引起他們揣測的,還是出於對現今皇上的不滿。過去的皇上雖說看起來夜夜笙歌,縱欲無度,但從來沒有耽誤批閱奏章,而且不時有利於國家民生的政令頒布,可比現在的皇上日夜寵幸蘭貴妃,每天不早朝要好得多。

一旦有了對比,他們就覺得現在的皇帝還不如已退位的那個,免不了心上憤懣,加上這塊天命石碑,就開始暗暗猜測,刻意往上套。

其實慕北暄每天不早朝還是攝政王刻意安排的,他希望的就是慕北暄越來越不得民心,然後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取而代之,即使不坐實自己的皇帝之名,但也擁有了等於皇帝的權力,隻是他沒想到弄巧反拙,現在引起百官不滿,懷疑起這個皇帝是不是真龍天子來。

石碑之事過去沒多久,京城裏到處局部下起紅雨來,忽東忽西的,又令人開始猜測這是個不吉利的天象,仿佛從新帝登基後就諸事不宜,樣樣都不順利,現在天上還下紅雨,看起來像是淡淡鮮血似的,豈不是預料著將有災難發生?

紅雨下了幾天,規模雖然不大,卻各地都見到過,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某一夜過去,有人在紅雨衝刷過的水溝裏驚恐地發現水麵上浮著那種紅色雨水聚集成的字:偽詔矯旨,假帝禍國,奸王攝政,亂臣登基。

這簡直就是明擺著在罵現在這個奉旨登基的皇帝和攝政王!

可當宮中聞訊有人去查證的時候,卻發現紅字早被水溝裏的臭水衝淡衝散,完全看不清原來的痕跡。再說這擺明了就是天意的事,哪裏會讓人力幹涉?即使看見了那些血字,也無從追查起。盡管如此,還是動用了大批人力去查這紅雨事件,當然也沒人能查出來。

慕北暄雖然成天絲竹鼓樂,歌舞升平,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石碑事件和紅雨事件也攪得他不得安寧,夜夜坐臥不安。

蘭樾見他坐在窗口看著空中又飄下零落的紅雨,知道他心憂,便拿了件外衣去給他披上。誰知他太入神,竟沒有察覺有人接近,猛一覺得肩上多了東西,驚跳起來怒喝:“誰?”

他這麼激烈的反應嚇了蘭樾一跳,她急忙退開,被他震雷般的聲音嚇得臉色發白。

“蘭薰!怎麼是你?”慕北暄定了下心神,見她驚嚇得臉色煞白的樣子有些心疼,忙上前摟住她安慰。

蘭樾好半天才哇地一聲哭出來:“皇上,你別嚇唬臣妾,臣妾知道你心裏不安,可是……”

“沒什麼沒什麼,剛才朕在想事情,沒察覺你走近,所以一時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