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就說:她先生有錢後就在外麵花天酒地地亂搞。可見錢會滋生腐敗,會敗壞人性、使人犯罪。
確實,錢有很多副作用,但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隻要能端正對錢的態度,錢隻會讓你更好地享受生活,給你更大的自由,讓你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整日圍著最基本的生存打轉轉,沒有條件追求更高級的精神享受,何談人的尊嚴呢?
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你是否成功的企業家標誌。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說:“貧窮是無能的表現。”日本企業家鬆下幸之助也說:“貧窮是罪惡。”他不想犯罪,所以他一定要有錢。奧裏森·馬登也說:“我們本來就不應該過著如此艱辛的生活,我們也不需要如此勉強地行進,勉強得到一絲安寧,艱難地用我們全部的時間來應對生活,而不是去享受生活。我們的生活本應該是富裕、充足、自由、美好的。”
所以,不斷嚐試突破自己,不斷追求新的高度,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你的生活需要錢,所以你不能真清高。但另一方麵,你也不能太貪婪。因為貪婪而最終自取滅亡的故事想必我們也聽過不少。太貪婪會破壞我們的心理平衡,暴露人的醜態,結果別說更多的錢,連最基本的錢甚至生命也保不住。
有一位乞丐路過一家高級酒店,看著一群衣著考究的人走進去。他想,要是我能住上這樣氣派的房子,吃上這樣好的飯菜,就什麼都滿足了,什麼也不奢望了。
他剛想到這兒,命運之神就出現在他麵前:“我是命運之神,現在我打算幫助你,你願意接受嗎?”
“當然願意!”
“現在,你將你的袋子打開,我要將金子裝進你的袋子裏。但是有一個條件,你不能讓金子掉在地上。如果掉在地上,它們就會變成一堆垃圾,你什麼也得不到。你一定要記住:你的袋子已經很舊了,千萬不要勉強,能裝多少就裝多少!”
乞丐做夢也沒想到命運之神會垂青他,慌忙打開他的破袋子,金子像急速的雨點一樣落入他的袋子裏。不一會兒,袋子就沉重起來。
“夠了嗎?”
“還差得遠呢!”
“可不要把你的袋子撐破了。”
“怎麼會呢?我自己的袋子我自己知道。”
“你現在的金子已經夠你用好幾輩子了。”
“再裝點兒,還能再裝點兒。”
話沒說完,袋子“啪”的一聲破了。金子一下子掉在地上,變成一堆垃圾,命運之神也不見了。
也許這位乞丐的命運還算好的,至少他還像原來一樣一無所有,並沒有損失什麼。但是,有的人為了錢鋌而走險,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命也送了進去。盡管這些人也知道最終可能出現的結局,但在錢的誘惑下便不顧一切,真是得不償失。
也有很多人對錢特別計較,什麼都要和錢掛鉤,而且還特別計較小錢,沒有長遠的眼光。結果既顯得沒有風度,也很難成大事。
所以,我們必須端正對金錢的態度,既要努力掙錢,學會理財投資,讓自己過得更幸福美好,也不能太貪婪,讓金錢的銅臭腐蝕了靈魂。
20幾歲的女人熱衷於追求金錢並不可恥,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希望每一位20幾歲的女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獲得金錢,為自己的生活設個保障。
強烈地渴望幸福
誰不希望幸福呢?但是,20幾歲的女人通常對幸福有一種誤解,她們認為幸福與20幾歲的人無關,“幸福”一詞隻有那些安於現狀的懶家夥才會說。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她們都渴望不幸,但這至少說明她們也並不渴望幸福。
很多20幾歲的女人隻是漫無目的地抱著過好日子的願望,希望嫁一個疼自己的好老公,在喜歡的城市買一套房子,然後安定、幸福地過日子。但是,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她們並沒有過幸福生活的意識。比如,她們希望富裕,總是想著要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自己創業,但是幾年下來,她們一直縮手縮腳,不敢去嚐試,直到現在還守著那份薪水微薄的工作;再比如,她們渴望有一個好老公,但直到現在,她們還糾纏在一份不幸福卻割舍不下的感情中。
也就是說,在潛意識裏,她們其實並不渴望幸福。她們並不知道幸福是什麼,不願意主動去尋找幸福、創造幸福。而為了真正得到幸福,我們必須認識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一般人認為,“幸福”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知足常樂”嘛!但幸福不是靜態的,如果隻是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而沒有對未來更幸福生活的渴望,你就會很容易被眼前的日常生活所消磨,成為一個不幸的女人。
那些會過好日子的女人都明白幸福的所在,她們喜歡“幸福”這個詞,有要過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她們看起來都很安靜,有耐心。她們時刻都牢記著自己的夢想,並積極主動去實現它。幸福與夢想、成就息息相關,擁有夢想就能體會到幸福,而幸福感也可以孕育夢想。隻有真正認識了“幸福”的含義,我們才能感覺到幸福的存在,更加親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