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回國探親,她和父母談起同在美國留學的弟弟,說弟弟想娶個黑人姑娘。母親不由大吃一驚。“媽媽怎麼還有種族歧視?黑人女孩是黑珍珠,身材好極了,長得也漂亮。”
“我倒沒有種族歧視,”沙葉新插話說,“我就擔心他們以後給我養個黑孫子,送到上海來讓我們帶。萬一晚上斷電,全是黑的,找不到孫子那不急死我們!”女兒連忙說:“那沒關係,斷電的時候你就叫孫子趕快張開嘴巴,那不是又找到了!”
在父女之間這場溫情脈脈的唇槍舌劍中,父親顯示了他開闊的胸襟、年輕的心態和幽默的天性,而女兒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機靈的回答、狡黠的反擊為久別重逢的父女增添了一份額外的喜悅。
二、正話反說樂趣多
台灣詩人餘光中育有四女,再加上妻子,十足的陰盛陽衰。好在餘光中已習慣與五個女人為伍,沙發上散置皮包和發卷,浴室裏彌漫著香皂和香水的氣味,餐桌上沒有人和他爭酒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餘光中戲稱家為“女生宿舍”,稱自己為“舍監”。
由於家中的電話裝在餘光中的書房,所以他會忙得不可開交:“四個女兒加上一個太太,每人晚上四五個電話,催魂的鈴聲便不絕於耳了。像一個現代的殷洪吉拉德,我成了五個女人的接線生。有時也想回對方一句‘她不在’,或者幹脆把電話掛斷,又怕侵犯了人權,何況還是女權。在一對五票的劣勢下,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在餘光中的滿腹牢騷中,我們分明可以聽出他作為家中唯一一名男性的自得與驕傲。與其說他是忍氣吞聲為家中的女人們忙進忙出,不如說他是心甘情願為家中的女人們含辛茹苦;與其說他忙得焦頭爛額,不如說他是忙得不亦樂乎。聰明的餘光中是以正話反說的方式向妻女“談情說愛”的。
三、真情流露,幽默自現
上海作家陳村也視女兒為掌上明珠,談起女兒他就沒大沒小、口無遮攔了:“我現在是名花有主,動輒得咎。出門要請假,回家要彙報,自己看自己也覺得有教養多了。之所以有這點滴的進步,全是女兒天天對我的栽培。”倘若不是深愛女兒,陳村怎麼可能對女兒言聽計從、畢恭畢敬呢?
他還說過:“我從小就沒有父親,不明白一個標準的父親是怎麼樣的。我本可以自學成父,可是真的當了父親才知道比較困難。好在有女兒的言傳身教,就把父親當了下來。”“自學成父”一方麵說陳村從小沒有品嚐過父愛的滋味,另一方麵也表明了他做一個好父親的決心。
20幾歲的女人,幽默是一劑開心的良藥,用這服藥醫治你的心靈,讓家裏處處充滿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