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宮避暑(1 / 3)

北地的大捷終結了長達兩年的戰爭,也讓大周上下萬萬民眾心中久懸的巨石終於落下。遠去征戰的戰士們即將回歸故裏,家人們可以重新團圓,朝廷也不用再負擔著巨額的軍資,賦稅徭役也會減輕許多。

所有的人都在為這個好消息歡欣鼓舞之際,聖上卻是病了。

這年夏天比往年要酷熱許多。聖上貪涼,多飲用了冰鎮的果露,夜晚又和寵愛的美人在含涼殿的露台上賞了半夜的星星,早上起來,便有些頭重腳輕,繼而臥床不起。

韋皇後怒罰了當值的宮人,將那美人關進了冷宮。聖上雖然心中不舍,可無奈皇後積威,他也不敢反抗。那美人挨了打,沒幾日就香消玉損,倒是以身作則,震懾了一番宮中那些新進來的不知好歹的新後妃們。

聖上失了新寵,愈發傷懷,整日唉聲歎氣。韋皇後也不想和夫君撕破臉,便退讓了一步,陪同著聖上去九成宮消暑,並且讓後宮裏有生育的後妃和幾個新寵伴駕。估計等到天氣轉涼的時候,段義雲他們也已經押解著瓦茨大汗回到了長安。

去九成宮的指令一下,整個大明宮就開始忙碌起來。張美人母子自然要隨駕,丹菲作為近侍宮婢跟隨前往,而段八娘和姚氏母子則繼續留在大明宮裏。

九成宮始建於前朝,依山而建立,山林環抱,曆來就是皇家鍾愛的避暑離宮。

張美人母子進來重新得寵,終於不用像往年一樣被安置在偏僻的殿中,而是緊挨著賢妃住在後殿裏。

高慶公主年初生了個兒子,如今正帶著孩子回來探望母親,也順便在九成宮小住。張美人帶著兒子去給賢妃請安的時候,正碰見賢妃在逗外孫。

那小孩子有四、五個月大,生得粉雕玉琢,肥圓憨厚,一雙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流轉。張美人送了一個長命金鎖,誇道:“小郎正是一副聰明伶俐的模樣,眼神多靈呀。不似我兒,長老大了還是個呆呆憨憨的。”

賢妃被人稱讚了外孫,大悅道:“晉王忠厚,聖上也極誇獎。天家孩子,太機靈了也不是福,還是憨傻些的好。”

張美人深以為然,不住點頭稱是。

去年聖上嫁了三個女兒,高慶是唯一一個生育的,又一舉得子,不免得意。想她自幼事事都被長寧壓一個頭,如今長寧和盧駙馬關係越發交惡,她卻和駙馬感情日漸深厚,生活美滿。難怪她阿娘總叫她忍氣吞聲,待將來再比。這女人要一較高下,還真得等到婚後。

賢妃和女兒母女連心,想到了一處,道:“長寧也來了九成宮,一來就去皇後那裏哭訴了。”

“可是駙馬待她不好?”張美人問。

賢妃嗤笑道:“盧駙馬可是個極好的孩子,成婚以來,對長寧百依百順,身邊從不置婢女,也不出門交際,隻專心在家讀書。偏偏長寧不知惜福,對盧駙馬動輒咒罵。盧駙馬有個堂嫂,出身鄉紳之家,其實也算是書香門第。偏偏長寧看不上,不肯和她做妯娌,鬧著要盧家那個郎君休妻。那個娘子已是兩子之母,又守過公公的孝,夫家怎麼肯修她。長寧就和盧駙馬大鬧,還動手打了駙馬。此事鬧得太大,那娘子為著夫家和兩個孩子,自己懸梁自盡了……”

張美人捂胸哎呀叫了一聲,急忙念佛,“這娘子性子倒是剛烈。可惜了……”

高慶一邊哄著兒子睡覺,一邊冷笑道:“此事一出,盧駙馬再好的性子也給磨沒了,當即和長寧大吵了一場,卷著鋪蓋就離開了公主府,去盧家書堂裏住下,怎麼都不肯再回去。長寧把夫家上下得罪了幹淨,這下才慌了。今日她來,就是找皇後給她出主意的。”

賢妃不住搖頭,“將個溫柔敦厚的丈夫逼至此,他們夫妻之情怕也是到了盡頭了……”

丹菲一邊給晉王扇著風,一邊止不住心裏發涼。盧修遠精明世故,當然和敦厚二字無緣,但是看他待劉玉錦,卻是個溫柔有愛之人。想不到他婚後竟然過得如此不幸。也不知道劉玉錦聽到了,會有多傷心。

賢妃她們又聊到了別的,道:“再過個把月,北征軍也就要回京。聖上給將士們論功行賞是其一,聽聞其中有不少年輕將士都還未婚配。今年怕又有不少喜事要操辦了。”

張美人打趣道:“賢妃可後悔早早嫁女兒了?”

賢妃和高慶都忍不住笑。賢妃道:“聽說那立下赫赫戰功,生擒了瓦茨可汗的文默將軍,就還未成親。長安城裏不少夫人們都在打他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