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3)

>>>課後故事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篇全世界最有影響的文章——把信送給加西亞。

在所有與古巴有關的事情中,有一個人常常令我無法忘懷。

美西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必須馬上與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係。加西亞將軍隱藏在古巴遼闊的崇山峻嶺中——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因而無法送信給他。但是,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與他建立合作關係。怎麼辦呢?

有人對總統推薦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亞將軍,那個人一定就是他。”

於是,他們將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信——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將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裏,打封,吊在胸口藏好,如何在3個星期之後,徒步穿越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將信交到加西亞手上——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

美國總統將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了羅文,羅文接過信後,並沒有問:“他在哪裏?”

像羅文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裏。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教誨,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世,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沒有人能經營好這樣的企業——雖然需要眾多人手,但是令人吃驚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碌碌無為,他們要麼沒有能力,要麼根本不用心。

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工作態度,對於許多人來說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強迫他們做事,或者,請上帝創造奇跡,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則,這些人什麼也做不了。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

此刻你正坐在辦公室裏——有6名職員在等待安排任務。你將其中一位叫過來,吩咐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克裏吉奧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會靜靜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後立即去執行嗎?

我敢說他絕對不會,他會用滿臉狐疑的神色盯著你,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

他是誰呀?

他去世了嗎?

哪套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放在哪兒?

這是我的工作嗎?

為什麼不叫喬治去做呢?

急不急?

你為什麼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如何去查那些資料,以及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吩咐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回來告訴你,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當然,我也許會輸掉賭注,但是根據平均率法則,我相信自己不會輸。

真的,如果你很聰明,就不應該對你的“助理”解釋,克裏吉奧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麵帶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

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意誌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將這個社會帶到“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危險境界。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麼能期待他們為別人服務呢?

乍看起來,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以分擔工作的人選,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你登廣告征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有八九不會拚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些都無所謂。

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

“你看那個職員。”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對我說。

“看到了,怎麼樣?”

“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裏去辦個小差事,他也許能夠完成任務,但也可能中途走進一家酒吧。而到了鬧市區,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記自己來幹什麼的。”

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最近,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對那些“收入微薄而毫無出頭之日”以及“但求溫飽卻無家可歸”的人表示同情,同時將那些雇主罵得體無完膚。

但是,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如何一直到白發蒼蒼,都無法使那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勤奮起來;也沒有人談及,有些雇主如何持久而耐心地希望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敷衍了事的員工,使他們能振作起來。

在每家商店和工廠,都有一些常規性的調整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納新的成員。無論業務如何繁忙,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隻有當經濟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的時候,這種整頓才會有明顯的效果——那些無法勝任工作、缺乏才幹的人,都被擯棄在工廠的大門之外,隻有那些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老板隻會留住那些最優秀的職員——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我認識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是卻缺乏自己獨立創業的能力,對他人來說他沒有絲毫價值,因為他總是偏執地懷疑自己的老板在壓榨他,或者有壓榨他的意圖。他既沒有能力指揮他人,也沒有勇氣接受他人的指揮。如果你讓他“送封信給加西亞”,他的回答極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我知道,與那些四肢殘缺的人相比,這種思想不健全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相反,我們應該對那些用畢生精力去經營一家大企業的人表示同情和敬意:他們不會因為下班的鈴聲而放下工作。他們因為努力去使那些漫不經心、拖拖拉拉、被動偷懶、不知感恩的員工有一份工作而日增白發。許多員工不願意想一想,如果沒有老板們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們將挨餓和無家可歸。

我是否說得太嚴重了?不過,即使整個世界變成一座貧民窟,我也要為成功者說幾句公道話——他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導引眾人的力量,終於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們從成功中又得到了什麼呢?一片空虛,除了食物和衣服以外,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