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難擺脫欲望的困擾,名利、金錢、地位……對很多人來說,這是難以割舍的誘惑。欲望既能讓人奮發圖強,向著成功目標努力;也能讓人貪得無厭,走上毀滅的道路。
切斷貪念,拋離浮華,舍棄虛榮,與其在欲望中掙紮沉浮,不若心安心靜,知足常樂。
萬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一位虔誠的信徒每天都不停祈禱,請求神賜給他一些土地,讓他能夠養活一家老小。三年來,他每天三次祈禱,從未間斷。他的虔誠令神感動,就派一個天使到他麵前說:“上帝已經恩準了你的要求,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從家門口開始跑步,直到太陽落山的那一刻,你跑過的地方從此屬於你。”
信徒大喜,第二天一早他就開始跑步,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他一刻不停地跑,甚至不肯停下來喝一口水,太陽還沒下山,他就已經累死在道路上。他的家人含淚將他埋進土中。天使無奈地說:“為什麼這個人需要這麼多的土地?”
如果僅靠奔跑就能得到土地,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故事中的信徒一樣,用盡力氣拚命奔跑。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財富,結果難免失敗。信徒沒有成為一個富翁,最後,他得到一小塊葬身的土地。在死亡麵前,那些他努力想得到的東西並不屬於他,也不屬於任何人。
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就帶著對世界的欲望,有些人追逐金錢,有些人追逐名利地位,還有人追逐美麗、追逐更好的生活……每個人的追求不同,隻要是合理的、恰當的,都能夠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讓人奮發向上,不斷突破自己。當人的生命處於欲望與理想的生活狀態,他不但能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還能保持自由暢快的心靈。而欲望一旦過度,就如洪水決堤,再也沒有方向,它使人盲目,使人迷失。而一個貪婪的人總是覺得擁有的不夠多,他們的人生意義在於攫取,所以,他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煩心事纏繞,很難快樂。
兩個富翁同時死去到了天堂,他們是多年前的對手,後來做各自的生意,不再有交集,此刻相逢在天堂門口,看到對方穿著樸素的衣服,都詫異地問:“你看上去怎麼這麼貧窮?”
一個說:“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富有的人,我把賺來的錢全部換成金條存在我的地下室。可是前段時間,我的所有金條都被盜賊盜走了,我成了窮光蛋。”
另一個說:“我也曾經是一個把金錢全都藏起來的人,晚年的時候我生了一場大病,醫生好不容易才把我救回來。我突然覺得人一死,擁有多少金錢都沒有用,所以我決定把它們分給那些更需要的人。死之前,我已經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財產。”
第一個富翁聽到後所有所思地說:“你做的才是對的,如果我生前能明白這件事就好了。”
天堂門口,兩個成為窮人的富翁聚在一起,他們都曾為賺錢絞盡腦汁,現在,他們一無所有,心態卻大不一樣。第一個富翁一生的心血被盜賊偷走,沮喪而絕望,認為一生的努力全都成了泡影;第二個富翁將一生的儲蓄用來幫助窮苦的人,平和坦然,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
仔細觀察我們的所有物,我們的財產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們隻是暫時的保管者,時間一到,或者把它傳給後代,或者將它歸還他人;我們珍惜的感情也不是我們的東西,愛情會變成親情,友情會隨著世事變化改變,親情隨著親人離世變為悲哀……有形的無形的東西都不屬於我們,屬於我們的唯有感覺,喜怒哀樂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上的平靜或煩躁也是我們自己的。一位名人說:“如果你一直不滿足,即使得到整個世界,你依然是不幸的人。”同理,隻要心靈能夠滿足,即使被整個世界遺棄,我們依然可以是幸福的。
當一個人過度關注外部事物,任由欲望支配自己,他就會忽略自己的內心世界。印第安人有一句古訓說“慢點走,等等自己的靈魂”,就是告誡人們要關注自己的心靈。隻有心靈能夠發覺生命最本質的東西,隻有心靈能夠抑製欲望的躁動。萬事萬物能夠被我們觸摸、欣賞、利用,可是並不屬於我們,同樣,我們也隻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事物,當我們能夠認清世界是無數個獨立的個體,自然也不會執著地去占有,而是任它們來去,內心充實而瀟灑。
別讓麵子左右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