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和負麵理想斷、舍、離(2)(1 / 3)

成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天上不會掉下一雙翅膀供你飛來飛去,你必須依靠自己的雙腳。很多時候,你要一個人走山路、走水路,有時腳板上磨滿大泡,沒人安慰你,也沒人給你醫治,你隻能靠自己的力量忍受寂寞和疼痛。在成功之前,每個人都要先吃苦,這就是生命的滋味。當你突破重重困難,終於看到了夢想中的美景,才會知道所有痛苦都值得,苦盡甘來正是圓滿的人生。

低頭在先,出頭在後

一個青年去拜訪一位成功大師,他是一個有才華的編劇,但他寫了幾十個劇本,都沒有人賞識,有時剛剛得到機會,又被有後台的人擠下去。他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被大環境埋沒,考慮是不是必須要改走其他的路。

成功大師問:“你小時候種過花嗎?”

青年說:“我出生在鄉下,小時候經常陪父親種花。”

“一朵花想要發芽,首先要做什麼?”

“您的問題真奇怪,當然是把種子埋進土裏,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成功大師微笑著看著青年說:“但你卻不知道,你現在就是種子,總要經過埋在土裏的過程,才能開花。哪一個人在大放光彩之前,不先被埋沒呢?”

每個人麵對環境的不如意,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疑問。一個年輕編劇有才華、夠刻苦,並不想怨天尤人,但麵對無數次的失敗,他終於動了轉行的念頭。成功大師聽了他的苦惱,隻給他講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一顆種子想要開花,先要把自己埋進土裏。植物的生長就是如此,根紮得越深,就越不容易被風雨吹倒,才能開出不易凋零的花朵。

埋沒是一個令人惋惜的詞語,每當我們說到一個人才被埋沒,都會痛心不已。如果那個人才就是自己,更會讓我們懷疑人生的意義。一塊黃金埋在地底,無人會知道它的價值;一顆珍珠扔進海裏,無人驚歎它的光華;一個美人居住在無人的空穀,無人愛憐她的美麗……當一個胸懷大誌的人被現實打壓,不能施展拳腳、發揮所長,隻能借酒消愁時,他認為自己被這個世界遺忘,生命再也沒有值得奮鬥的方向。

也許我們都該看一看蝴蝶的成長過程,當蝴蝶還是一隻幼蟲,它醜陋而笨拙。直到有一天,它把自己包在重重的繭裏,任由繭擠壓自己,讓自己窒息。它拚命掙紮、用力,終於有一天,它發現自己背上有一雙有力的翅膀。這翅膀劃開了厚繭,然後它衝了出去,發現眼前不再是低矮的草叢,而是湛藍的天空。它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呼吸著更新鮮的空氣,能夠飛到任何想去的地方。這時,它繞著自己的繭飛了好幾圈,這繭給它帶來莫大的痛苦,卻也實現了它的蛻變。由此可見,埋沒就是成長。

業務部新來了一個三十幾歲的銷售員,職員們聽說這個人以前並不從事這個行業,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學曆,而業務部的銷售員的年齡大多在三十以下,年輕人們合作起來愉快又方便。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經理要招這樣一個人進來呢。

朱先生就在這樣的議論中,開始了他的工作。剛進公司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懂,職位又低,經常被年紀小他十歲的人呼來喝去。可是,他的臉上卻總是帶著笑容,他按時完成這些年輕人額外指派給他的工作,還經常向年輕人們討教銷售經驗。銷售員們最初討厭他,後來發現朱先生人勤快,又沒有架子,什麼事都問得勤做得快,自然也就接納了他。

很快他們發現,朱先生是個有潛質的銷售員,他那張老實又有歲數的臉看著就可靠。廠商和朱先生年紀差不多,都喜歡和朱先生談生意,他的單子簽得又快又好。不過一年的時間,朱先生就成了銷售員們的上級,但他依然保持謙虛和藹,對年輕人的態度還和以前一樣。

朱先生到了三十幾歲,突然認為自己適合當一個銷售員。他大膽轉行,進入一家公司後,他知道自己的差距,從不因為自己的年齡擺架子。而且,朱先生知道吃苦的重要,他為人勤快,很快得到了同事、客戶、上級的一致認同。這也許是為人處世的策略,也許是他謙虛溫和的性格使然,但不能否認,朱先生以低姿態取得了人生的製高點。

杜甫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不僅是在感歎山頂的風光,也是多數人的人生態度。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渴望地位,渴望活在一定的高度。成功就像登山,想要征服一個高度,首先要低下頭尋覓上山的路,有耐心、有決心克服路上的困難,還要有不言敗的決心,一次失敗,還願意嚐試下一次。何況當你站在一座山峰上,想要去另一座高峰,你還是要下山,從低處重新攀登,任何時候,想要得到“高”,必須先接受“低”。

懂得低頭的人往往更有思想,懂得運用低姿態的人常常暢通無阻。一片麥田裏,昂著頭的都是空心的稗子,飽滿的麥穗謙卑地朝著大地。想要出人頭地,不要在乎你現在的高度,像一顆種子一樣首先鑽進土中,讓泥土淹沒你,讓環境磨煉你,讓你的心在百轉千回中懂得堅強,在無數次困難中學會勇敢。終有一天你能夠衝破土壤,接受陽光雨露,開出燦爛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