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打動人心的第二把金鑰匙:付出(2)(1 / 2)

錢德拉塞卡的一生是孤獨和寂寞的。他遠離故土隻身在國外,研究不被人們認可,甚至還因膚色的問題遭受別人的歧視,盡管這樣他並不在意,他隻是始終如一地用優雅默默回應一切。在1999年,一隻以“錢德拉塞卡”命名的天文望遠鏡升空。

在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錢德拉塞卡每星期從葉凱士天文台親自駕車數百英裏到芝加哥大學為隻有兩名學生的班級上課。在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就是這個班級僅有的兩名學生,他們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

讀了上麵的故事之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其實感動智慧最後一個特征的最高境界就是,隻有崇高的願景而沒有世俗的目標,或者是把目標和願景合二為一,它們沒有彼此,都無比崇高、偉大。

就像錢德拉塞卡,最初他的研究並不是為了諾貝爾獎或者其他什麼“目標”,在他的心裏隻是單純地想著要解決這個未知的問題而別無他求,甚至我們看不出他的“崇高願景”。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和樸素,他隻管辛勤地付出,但是最終,他卻取得了多少偉大的成果,並最終站上了科學的最高領獎台。

如果當年錢德拉塞卡就自己多年的付出而得到的結論爭執下去,那麼還會有今天如此成就的錢德拉塞卡存在嗎?!

錢德拉塞卡的境界不得不令我們佩服!

這樣說來,索取相應回報是不是就一定很不道德呢?比如那些在工廠幹活的工人們?比如勞動薪酬?

從“付出了,理應得到相應回報”的角度看,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對,於是,就有很多人“理直氣壯”地去“索要”。

你因此得到了相應的“報酬”,但隻是對方對你付出的一種“了結”罷了,這時候就變成了一種“按質論價”的“結算”。

正所謂是你幹多少就給你多少唄!

你也許有些不服氣:“我付出了那麼多,難道就不該拿那麼多嗎?”

肯定是應該的。問題是,這樣就會變成一種交換或交易。

我的意思是說,或許,你可以得到得更多,但並不一定是金錢。

你對付出的“索取”,讓別人對你的真誠產生了疑問:

“他(她)是真的認可這個企業才來這裏發展的嗎,還是隻想多掙幾個錢而已?”

從感商TQ本身的角度看,這樣的想法也不見得高尚到哪兒去。

感商TQ恰恰是提倡每個人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努力去修煉這三大原則,卻絕對反對以同樣的眼光去要求別人。

如果沒有贏得對方的“心”,很有可能得不到對方“真心的回報”,這裏麵包括的不隻是金錢,還有友情、尊重,甚至是更大的發展機會。而後者,也許遠遠大於單純的“付出對價”。

所以,不管是吃虧還是在享福,我們應該學著把這結果拋諸腦後,真誠付出的同時不去索取回報。你這樣的付出相信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並得到認可。

我們要向錢德拉塞卡一樣,隻管用心去做就好。

我們要切記,急功近利的最大危害,就是隻想著眼前利益而不去放眼未來。

感商TQ特別強調“崇高的願景”,比如,我們把願景設定為“讓自己幸福、快樂”,即便是這樣的前提,很多人還是難以實現,因為他們為一時之快而放棄了一世的幸福。

就像是生活中的某些人因為某種欲望一時難以達成,就不願意再去繼續努力,一定要去以身試法,期望通過種種不合法的“快速”手段來滿足自己,最終自己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那麼正確的做法就是感商所倡導的,用“真誠、付出、不索回報”去“慢慢地、自然地”贏得你的最終目標。

這個時候的你其實已經開始了人生的修煉,在這時,你的願景也變得崇高了起來。因為你懂得,害人就會害己,周圍的人如果不幸福不快樂了,你也不會幸福快樂到哪兒去。

別人在幸福快樂的時候,你不一定能感覺到幸福快樂;但是,如果別人的幸福快樂是因為你的付出而給予的,你應該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因為你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你的種種行為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讚許,你因此受到了尊重。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施比受更快樂!

如果沒有這樣的覺悟,你就隻能在磕磕絆絆中去自己體會,自己去不斷總結,去自我完善,再自我進步。

孟嚐君是齊國的著名相國。有一次一個叫馮驥的食客到薛城去收債,臨行前,馮驥問孟嚐君:“我回來的時候給您帶些什麼東西呢?”孟嚐君說:“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回來吧。”

馮驥到了薛城後,把欠債的百姓召集到一起,核對完他們的債券之後,假借孟嚐君之命,把全部債息賜給百姓,並當場燒毀了那些無力償還者的債券。

馮驥回來後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孟嚐君,孟嚐君聽說後很生氣,馮驥解釋說:“我覺得您這裏吃的用的穿的什麼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老百姓的情義,所以我就把情義買回來了。”孟嚐君聽後也拿他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