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他獨來獨往慣了,並不在意同學是否對他另眼相看,孤立他。

但董老師那裏的變化就很微妙了,估計董老師是以為他陽奉陰違,挑戰她的威嚴,所以上課連正眼都不再看他,提問更是沒他的份。這樣很影響學習的情緒,可也沒什麼辦法,吳夜來很明白,這樣的事情,是辯解不清楚的。期末的評語,吳夜來由個性穩重變為個性陰沉,他看了,也隻能苦笑而已。

陶大勇之前對他那麼聽老師的話,不肯一起走也就是氣那麼一會兒,一直還和他稱兄道弟的。打架發生之後,他身為隊長,在隊裏不能再提,但私下裏對吳夜來提了好幾次要請他吃飯。他高興,主要是因為吳夜來特別給他爭氣,別奇怪他有這樣的想法。上次的事情之後,飛人和隱竺都對吳夜來不屑一顧,隻有他還堅信吳夜來值得交。看吧,這次的事情充分說明了,吳夜來就是外冷內熱,他為人不做表麵功夫,其實是實誠得不得了的一個人。也正因為如此,恰恰印證了他之前對吳夜來為人的判斷,講究,值得交。

吳夜來幾次婉拒了陶大勇的盛意拳拳,整件事本就有點無厘頭,根本就是男生間的胡鬧而已,哪值得什麼感謝。

沈君飛一直冷眼看著他們的你來我往,對吳夜來這個人,他可再熱情不起來。並不是他心眼兒小,但不是一類人,再怎麼好的人湊到一起,也湊不出樂趣來。用老師們常用的比喻來說,就是爛泥糊不上牆,吳夜來就是牆,他再好也是他的事,而他們這些爛泥,就不應該想和人家攪合成一體。他沒有看低自己的意思,隻是借用一下那個比方,雲泥之別麼,雲有雲的好,泥有泥的妙。

但是,奇怪的是,隱竺學習成績也好,在沈君飛的心裏,卻始終把她歸為自己人。為什麼呢?他沒去細想過這個問題。當然,基本上他也是不去深想任何問題的,至今他覺得還沒遇到什麼需要他特別用腦去想的事情呢。

至於隱竺麼,當時,究竟是哪天,和吳夜來說了什麼打破了僵局,後來她已經有點想不起來了。或者那時覺得是很大的一件事情,決心要一輩子銘記不忘的,可她卻怎麼也記不清了。不過,事實上並不是缺失了那段記憶,隻是有些準備過度,讓許多假設的場麵混淆了他們真正恢複邦交,不,準確的說是單邊外交的過程。

隱竺隻記得自己很快突破了那種忸怩的狀態,單方麵的跨過了吳夜來設置的邊界,成為了一名標準的守望者——他打球的時候,抱住他的外套,準備好水等在場邊;上學放學,都要在他之前等在他的必經之路上,製造一次又一次的偶遇。

吳夜來呢,他也曾想過維持風度,要有起碼的禮貌,所以在正常社交範圍內的往來,他也能以禮相待。可是馮隱竺實在是無孔不入,她幾乎時時刻刻都出現在他視線中,並不是像植物一樣甘做點綴,美化生活,反而似乎為掌控才擠進別人空間,侵占別人的地盤,把主人擠到一邊,成為陪襯仿佛才是她的目標。總結起來,這個女生就是自我中心,不論她擺出多低聲下氣的姿態,也掩飾不了那背後的決心。而這種女生,恰恰是吳夜來最最討厭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