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甘於平凡更易幸福(1 / 3)

畢業很多年了,回頭看看,那些幸福的女人,往往是平凡而傳統的女人,她們並不追求我行我素,而是據有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甚至傳統的“非美德”,比如:凡事都得以男人為主。而事實也是如此,基本上傳統的女人都嫁給了有點大男子主義的傳統的男人,這是同類相惜。男主外、女主內是家庭的主要模式。她們每天忙於工作與廚房之間,隻是偶爾感到不滿。因為,生活就是如此的可笑,家裏擁有賢妻的男人都喜歡在外麵應酬,而她們的老公也是如此,經常很晚回家。她們於是經常等待,偶爾的早歸,會讓她幸福好多天。這也許是一些極端的例子。但依然讓人思索,幸福真是一種期盼,哪怕是偶爾的感動呢?

因為別人覺得自己不同凡響,所以剝奪自己犯錯的權利;因為別人覺得自己獨立堅強,所以開始掩飾自己的脆弱和恐慌……她們獨自撐起一片天空,成為眾人景仰的“大姐大”,被大家敬而遠之地羨慕或欣賞的同時,卻忘記了她們自己也需要支持力量。這樣的有選擇的“遺忘”,換來的是“精品女人”榮耀背後的艱辛。

其實,女人甘於平凡反而更容易獲得幸福,生活本來就是平凡與瑣碎的,而甘於平凡是一個女人獲得幸福的主要條件。很多的時候,女人歸於傳統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幸福感。

因為一貫優秀,而優秀又帶來了公眾的認可和尊重,“精品女人”們心中便常常形成一個對自己的錯誤判斷:“隻有成功,我才能被接受”。年紀尚輕的時候,這樣的想法可能暫時成為表麵動力,推動“大姐大”不斷進取;然而,隨著年歲增長,競爭加劇,它會越來越演變為心靈的負擔,讓人時刻生活在危機感中,成就越多,越惶恐不安。其實,成功未必讓人幸福,因為幸福就在當下。所以,至情至性如詹妮弗·洛佩茲,也會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撒手而去,誰能說精品女人一定幸福呢。

“精品女人”常常被當作超人對待,因此,她們自己也習慣了壓抑內心需求和脆弱,將自己緊緊包裹起來。對她們而言,周圍的人不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隻能靠自己單打獨鬥,所以遭遇“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和脆弱。在她們看似孤標傲世的外表下,隱藏著深深的寂寞和悲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許多過度追求獨立和自強的現代女強人的悲哀。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都有五種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無論哪一個層次的需要,都是健康心靈的正常反映,隻有坦然麵對這些低層的或者高層的需要,我們才能獲得力量,才能真實而自在的生活。所以,接受生命平凡的本質、拒絕虛榮的光環,與他人真實的接近,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係統,不但不會威脅到“精品女人”的地位,反而還會增添她們的人格魅力。

“精品女人”因為智慧超群、膽識過人的緣故,所以常常表現得當機立斷、說一不二,讓人覺得她們盛氣淩人。然而情場非戰場,在兩性的關係中,即使“大姐大”如梅豔芳,女人的柔弱、溫存、體貼也必不可少。事實上,如果她們能正視這一點,脫去自己身上的光環,在感情的世界上把自己當普通女人,她們的愛情與心路曆程將會簡單、樸素很多。在愛情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這一點也適用於和她們相處的男性,如果可以平視這個看似春風得意的女強人,那麼愛情的兩性會談將會輕鬆很多——在完成職場與情場的角色轉換之後,樸樸素素簡簡單單地愛一場,這比任何成就都更能讓女性的心靈得到濡養和支撐。

願每個正在奮鬥著的或已經成功的都市女性,能夠堅強與溫柔同行,成功與幸福俱在。

六、中國妻子最壞的10個習慣

習慣一:逼夫成龍

和中國人望子成龍的普遍心態對應,中國妻子有一種望夫成龍的要求。為了滿足她們的虛榮心和依賴性,她們不惜給丈夫施加各種壓力。很顯然,有這種想法的女人往往有很強的虛榮心,所謂“夫榮妻貴”;此外,她們往往還有很強的依附心理,所謂“隻有藤纏樹,哪有樹纏藤”。當然,鼓勵丈夫發奮圖強並沒有錯,但是,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製造壓力,可能會適得其反。一句話:逼夫成龍的女人太自私。

習慣二:多疑驕橫

多疑的女人往往出於對婚姻的不自信和對自己的不自信。因為對婚姻的不自信,所以她老是擔心丈夫情感移位或行為出軌;因為對自己的不自信,所以生怕哪一天被丈夫拋棄。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獨立自主,在於對婚姻本質缺乏認識。驕橫的妻子則常令丈夫沮喪,有口難言,而直接影響了夫妻和睦。一句話:多疑驕橫的女人太可憐。

習慣三:不修邊幅

生完小孩,逐漸進入中年以後,很多女人開始不再注意自己的容顏,不修邊幅的女人在中國不在少數。這樣的女人往往有如下心理:一是“保險”心理,以為“革命”成功,不需繼續努力,所以衣著隨便,不再注意修飾。二是懈怠心理。就是不再“嚴格要求自己”,一切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你說這樣的女人能不讓丈夫失望嗎?她們被人們冠以“黃臉婆”的惡名,其實這也不全是她們的錯。丈夫應該主動提醒,如果嘴上不說,心裏不滿,這就危險了。一句話:不修邊幅甘做黃臉婆的女人太大意了。

習慣四:攀比虛榮

有人形容女人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三個女人一台戲,戲中少不了互相攀比。因此,如果沒有女人之間的相互攀比,爭奇鬥豔,風景又怎會“亮麗”呢?但是,假如不按自身的經濟條件,盲目攀比,那就過於虛榮了。這種過分的虛榮往往使那些非“財大氣粗”的男人產生精神緊張,甚至為此不堪重負。一句話:愛攀比好虛榮的女人太“恐怖”。

習慣五:不顧丈夫尊嚴

你可以諷刺男人其貌不揚,但你決不可能嘲笑男人的無能。能力——賺錢的能力以及性能力,乃是男人尊嚴的兩大方麵。感受不到尊嚴的男人往往會自暴自棄,自卑自艾,進而到外麵需求成就感。聰明的妻子總是極力去維護丈夫的尊嚴,通過各種“花言巧語”和“技術手段”激勵丈夫揚帆破浪,一往無前。一句話:不懂維護丈夫的尊嚴的女人太愚蠢。

習慣六:體貼不入微

體貼不入微這是那些自認為“賢妻”的一個通病。一些妻子在抱怨,明明對丈夫關心有加,照顧周到,為什麼他還是不滿意。可她也許不知道自己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地冷落或貶低了丈夫的親友,導致了丈夫的反感。男女結合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而且還涉及到兩個人之間不同社會關係的互動。忽略這種社會關係,往往會加深婚姻“圍城”的感受,並滋生衝出“圍城”的欲望。一句話:體貼不入微的女人太悲哀。

習慣七:缺乏主婦意識

主婦意識與主婦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兩者歸根到底涉及到女性如何扮演好家庭角色——主要指妻子角色和母親角色的問題。有道是:“通往男人的心的道路是男人的胃”。當然,這種說法未免太具傳統色彩,但其中卻透露出一定的道理。持家或家政能力差的女性,對婚姻家庭生活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一句話,缺乏主婦意識的女人太危險。

習慣八:喜歡家醜外揚

家庭是最私密的場所,婚姻是最私密的關係,沒有必要向外公開。有些女性不了解這一點,喜歡在女伴中間談論家中“秘聞”,乃至發生在夫妻之間的隱私事件,且進行互比互評,以獲得某種心理滿足,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它“出賣”的不僅僅是丈夫,而且還“出賣”了自己,“出賣”了整個家庭。人們常說,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如果個人的隱私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婚姻家庭生活難道還能溫馨得起來嗎?一句話,喜歡家醜外揚的女人太傻瓜。

習慣九:忽視性愛

由於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國人大多談性色變,尤其女人的性欲望更是受到壓製,她們主動提出性需求被視為“不正經”,是“淫蕩”。與此相適應,她們對婚姻中的性也僅僅看成一種為了傳宗接代,生兒育女而不得不為之的事情。這種性觀念的偏差,使她們遠離性愉悅、性享受,以為性生活隻是滿足對方的需要,造成事實上的性與愛的分離。現代婚姻應是性愛與情愛的和諧統一。和諧的性生活不僅有助於夫妻情愛的加深,而且有助於夫妻的身心健康。一句話,忽視性愛的女人太自虐。

習慣十:“控夫欲”過旺

“控夫欲”過旺實乃現代婚姻中的“常見病”。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妻子因缺乏自信而多疑猜忌,因“關愛”丈夫而處處操心,因怕丈夫“變壞”而時時設防,如此等等。“控夫欲”過旺者,刺傷的不完全是丈夫,還包括她本人——隨時處於焦慮緊張的狀態之下而不能自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越是要控製他,他越是想逃脫,進而引起更大的矛盾事件。“控製”與“反控製”將不會停息,何不做個高明的“馭夫”者,讓丈夫開開心心地成為“自由人”,且心甘情願地在你的視野之內?一句話,“控夫欲”過旺的女人太多事。

七、“三從四德”新主張

每座婚姻的圍城裏,家家戶戶的屋簷下,都有一段婆婆和媳婦的故事。中國有句老話叫“十對婆媳九不和”,婆媳關係的微妙性、特殊性和難處理性眾所周知。新形勢下,女人應該有新的“三從四得(德)”——才能和婆婆和平共處:

1.從不在背後說婆婆壞話

假如某一天你在某件事上和婆婆產生芥蒂,千萬不要背後地在老公麵前數落婆婆的不是。矛盾既然發生了,首先要有真誠的態度去解決矛盾。婆媳雙方平日有了意見,切忌向鄰居、同事或朋友亂講。婆媳失和,向親朋鄰裏訴說,傳來傳去,麵目全非,萬一再傳回到婆婆耳朵裏,隻會加劇內部矛盾。作為媳婦,應引以為訓。

2.從不要在婆婆麵前數落老公

對她兒子不能不好,至少當她麵要好。平時的時候把她兒子當傭人,背地裏想怎麼支使怎麼支使無所謂,當著她的麵就一定要做賢妻良母型。另外,不論你與老公多麼恩愛也不論他多麼聽你的話,都不要在婆婆麵前過分支使老公,這是對婆婆起碼的尊重。你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看到自己的珍寶被別人奪走或被別人隨意處置,一定會心如刀割。兒子是每個女人的珍寶,你應該努力理解她。

3.從不在婆婆麵前和老公過分親熱

或許你覺得你們習慣了這種溝通方式,但是老人畢竟是老人,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這就像在外人麵前一樣,和老公過分的親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當然,這是自己的家,願意怎樣就怎樣,這是沒錯,但是家裏住了老人,這方麵還是應該要注意的,畢竟還是有代溝嘛,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本來你把她養了這麼長時間的兒子不費吹灰之力奪走,她就已經很不開心了,如果再讓她看見你們這麼親熱的鏡頭,她不恨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