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雨涵嬌音戲藜沁 幻境偶識十二釵(2 / 3)

霎時,關藜沁來到一個空屋子裏,屋裏有個大壇,壇上放有一本石製之書,每一頁上都有一個凹槽,可容釵環大小之物,那書的扉頁上寫道:“金陵幻夢,皆空斉藍,今有釵環,恐薄公子”。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將那周邊之物全都吹起,漸漸地變成空氣。周圍先是黑暗,忽然又變得明亮,等到全部變亮時,關藜沁才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書閣裏,他看到其他書上都打上了封條,又聽見陣陣哭聲和笑聲,皆非男子之音,又聽見一人道:“此乃金陵舊事矣!裏麵收錄這金陵省揚城十二釵,皆為你所識之人,你如何?”關藜沁回頭一看是情探大仙,便高興地應了一聲。於是情探仙從手袖中掏出十二根不同顏色的釵環,予以關藜沁,叫他每翻一頁前,聽他的命令放釵環。

原來情探仙在圜安道人煉釵之前,就已得知圜安道人的十二件寶器欲下凡風雨一回,便在它們輪回轉世之前給他們灌入了妖仙本不應喝的孟婆湯。情探仙又知它們所持的十二釵環將會流落到神州各地,不便將來的造化,便又悄悄地奪走了它們身上的十二根釵環,預備後用。

那關藜沁按照情探仙所命的步驟,在第一頁放了一根粉釵,忽見書麵上出現了四行字,旁邊又畫了一塊玉蓮,落在地上變成碎片。那四行字道;

嬌質花中生,柔情滿玉涵。

但惜無龍緣,雨中江邊喊。

關藜沁不解其意,又循著大仙命令,又放了一根藍釵,隻見書麵上仍然出現了四行字,旁邊畫著一塊棋盤,棋盤上放著許多棋子,惟有中間的一個“探”字棋,引人注目,那四行字道:

才識淵博深不淺,溫柔嫻淑誰能言。

重陽之後掛旌旗,人道可泣又可憐。

關藜沁問大仙,可大仙卻說:“天機不可泄露!”關藜沁隻好繼續放釵環,這次是一枚青釵,隻見書麵上畫了一個水塘,水塘下有一個白玉蓮藕,旁邊有四句曰:

失知水中一莖香,雨後江麵霧茫茫。

三十年來看一切,籠蟒山上照真皇。

關藜沁又放了一根金釵,這次書麵上畫了一座高山,山上白雪皚皚,山頂上有一株薔薇草在競相開放,下麵又有四行詩,詩曰:

寒冰山上一草微,權在手中人可畏。

說是一家無二人,偏生遭際終何為?

關藜沁又放了一根銀釵,隻見書中出現了一座書閣,書閣在一條大江中沉沒,下麵又有四行詩曰:

似與晴相繼,實與霽相無。

金屋江中陷,萬化變遷時。

隨後他又放了一根白釵,又見書中有兩隻鴛鴦,羽毛呈紅色,猶如鮮血,飛向南山。下麵有詩曰:

萬綠叢中一點鋒芒,潔身秉好心自孤傲。

隻惜豔陽伏案太早,融那一雪去之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