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藜沁拋婚往昆侖 雨琪巧辭勸大姊(2 / 3)

金碧輝煌實堪早,紅粉佳人終絕悼。

今生今世為情生,來日來年於情滅。

七情三行十星宿,八欲五陰二四德。

本是世外桃源宴,為何妻離子散筵。

漢江卻勝似長河,探棋不敗亂插柳。

菱角自能萬叢生,紫薇傲勝終有時。

都道書中黃金屋,卻忘城前門立雪。

芙蓉出水不勝楊,霽虹初露烏未初。

身披雲錦心悲切,可惜釵環為愛迷。

京城敲鍾淚未泯,華府扔玉金卻敗。

王孫公子誰不歎,都托牡丹花下淚。

情自生來來無影,紅消又去去迷蹤。

複日三百六十年,互提三百六十事。

黃鶯枝頭啼早春,布穀飛西巴斷魂。

逍遙自在做神仙,檀香竹沁勝纏昏。

話畢,隻見關藜沁又回到了天界寺,隻見姻緣室的情探仙人巨像畫霎時變成了一扇門,門接著又敞開,從外向裏隻能看見白光閃爍,情探仙道:“癡兒,今你有兩條路可走,是連理塵思銷斷魂,還是隨我逍遊昆侖山,你選擇。”藜沁早已把與江雨涵定終身之事拋至腦後,便隨情探仙進了門中,又見藜沁進門後,姻緣室又恢複原樣。

又說那門本不直連昆侖仙境,而是與大街相通。隻見情探仙在前,騎著一隻亮翅白鶴,關藜沁隨後,駕著一隻汗血寶馬。眾人看到,都說:“關大爺要飛走了。”小四兒們當是玩笑話,便不予理睬,又聞一小丫頭兒道:“不好了,少爺升天了。”小廝兒才抬頭一看,果見關少爺升了天,又怕不好與江府的人交代,便趕至關府,將事情都與關老爺、梁夫人和尤祖母,尤祖母因年邁患了癆疾,又聞了這件事,不禁心中火盛,一時不盡,咳出血來,不一會兒便身亡。江府老少見三聲炮響後人還未到,不免有了憂慮和擔心,忽聞得一個名叫聽蓓的小廝說:“那關少爺跟一個禿頂和尚去了。”頓時,江府上下都知道了此事,也不免傳到翟老太太耳朵裏,隻聽翟湘錦大喝道:“他算是個什麼東西,竟拋下我們家涵兒,把他們家的人跟他們家的小廝和丫環兒給我押過來。”說畢,便有幾個武廝走出江府來至關府。說也巧,跟關藜沁的小廝和丫環受關老爺之命正欲回家服侍父母時,恰遇江府的武廝,便隻得過去。來至江府,翟老太太氣得火冒三丈,怒發衝冠,喝道:“你們家主子與我們家涵兒已行夫妻之事,卻說走就走丟下涵兒不管,你們這不就等於看不起我們堂堂江府嗎?”未等小廝兒和丫環兒辯解,翟老太太便喝道:“你們家老爺也應該無顏以對,自沒有理管此事,你們就等著屁股開花罷。”說畢,又命江薇道:“你且把這幾個小廝和丫環拉至獄監室去賞他們五十大棍,至於丫環就三十大棍。關老爺那邊我自有道理。”說畢,江薇便命武廝把小廝丫環帶去,江雪見事也無一喜慶可言,便領著可萃去了。至獄監室江薇命武廝往死裏打。隻記當時外有各院小廝丫環痛心,內有痛苦吟泣哀叫,隻見打一個便死一個,最後小廝丫環無一活命者,江薇便命幾個管門的小廝帶著這十幾具屍體至天界寺火葬了,再刻個名。至於目睹之人,皆被江薇遣派回家,不得再回。話說小廝丫環們被火葬後,幽魂遊蕩,無處安生,忽見一青袍玉線裝扮的仙人向他們走了過來,不是別人,正是關藜沁,小廝丫環兒便向關藜沁訴說原委,關藜沁曰:“既你們因我而死,我應當負責,你們便隨我去罷。”說著手一揮,幾個鬼廝丫環兒都變成了小道士和仙子,一同隨關藜沁乘雲去了昆侖山。又說翟湘錦把詐婚一事報到了衙門,衙門素來知道金陵江府的厲害,便將關府的一切東西查封,府中有官當的人都被革職查辦,關老爺便帶著梁夫人和關荇斬投奔鄉下的遠親去了,不在話下。

話說江雨涵坐在正殿裏等候關藜沁,卻見關藜沁遲遲不來,心裏不免焦急,便走出正殿,倚著欄杆望著大門外。不一會兒,忽見十幾個小廝丫環兒從關府來了,心中的石頭才得以落下,正安心時,忽聞金玉跑來,樓板“踏踏”的響。江雨涵便嗔道:“跑做什麼,急成這個樣?要是這樓板被你踏壞了,你主子的命可要算到你頭上,仔細你肉墩子。”金玉忙道:“我的姑奶奶,別再嗔了,關少爺出家了。”江雨涵忽然間愣住了,心又涼了半截,便問道:“你也許聽錯了罷。”金玉道:“小姐兒不是你這麼說,我起初也傻了,想到素日關少爺待你惜如珍寶,我也不信他大爺家的會登仙去了。那關府的小廝說:‘關少爺去天界寺請情探大仙像,卻被一個自喚情探比丘的禿頂和尚瘋言了幾句,就騎著他原預備江雨涵接小姐的汗血寶馬跟那和尚去了。’可惜小姐往日這般待他,他今卻這樣對小姐。”江雨涵未等到聽完,早就抽泣了起來,又嗔道:“你這巧玉,說話也沒了長幼尊卑,竟隻喚‘他’‘我’之字。下次小心你的皮,我也是個軟木頭,對下人也沒管好。”不禁又想到先前金玉所述之言,不免淚流滿麵,痛苦欲絕,又怕被別人看見,便不顧一切地跑至淵才閣號哭,府裏的鏽兒和秀蘭都想盡辦法勸她,卻未見效果,便命了一個丫環兒去繡頎府喊過江雨琪來。一眨眼的工夫,江雨琪便跑了進來,金玉就帶著她到了雨涵哭惱的地方,又向江雨琪道:“二小姐,我們家小姐才剛受到刺激,您也別再多說什,隻是安慰安慰涵小姐便罷。”江雨琪聽畢也答應了,便進了府內,隨著一陣哭聲到了房內,看到江雨涵披頭散發、脂落粉敗,頭上的金鳳冠也被鬧得不成樣兒,釵環都被半根半根的拔出。不禁悲從中來,看著江雨涵哭了一陣,自己也哭了,走至床席上,江雨涵便抱著江雨琪慟哭。雨琪哽咽了一會兒,便勸道:“關藜沁算是個什麼東西,他娶不到姐是他沒福分,姐也用不著替他悲傷,若我們家大姐隻為了一個小蝗蟲而敗了自己的秋容月貌,那豈不是浪費,本是甕中捉鱉,反卻弄得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一點都不值啊!關藜沁也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家比不過咱們家,娶了回去也會累到姐,到時姐反而會被別人言語,關藜沁自會背不住別人的三言兩語,把姐休了,那時姐豈不是更不好看,長痛不如短痛,在還未成親前速戰速決,丟了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凡事都有個緣分,緣分已盡,也無任何所求了。姐還是看開點罷。”雨涵聽了雨琪的一番話後,也以為然,不再哭了,又想到關藜沁的小廝丫環兒也沒人照顧,而且自己又跟關藜沁半個夫妻一場,遂打算把那些小廝丫環留到自己府中,便對金玉道:“你且去向老太太要了那些小廝丫環過來,就說月例和年例都算我的。”金玉聽完便過了去,到了正殿向翟老太太要,翟老太太說被江薇拿去銬打了。金玉又跑至獄監室,剛到門口忽聞裏麵的管事大丫頭和小廝兒們在大叫:“咋都死了!枉了這身好段子。”又聞江薇道:“你們都自散自的,從此也別回來了,至於凡是聽到此事的丫環和小廝,管他是哪家的,即便是老太太的也別放過。若被發現了,我擔當得起。”金玉聽了連忙跑回淵才閣,將她所聽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江雨涵,雨涵又氣又悲,不禁潸然淚下,雨琪又勸了幾聲方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