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島上的景點到處都有大小餐館,她便去一家家地試吃,覺得有平平的也有不乏驚喜的。
曉斐發現來旅遊小住的國外遊客很多,但島上做得精致地道的西式餐點卻很少。開餐廳要想在眾多競爭之下吸引眼球招人喜歡,有特色那是必需的。三天吃了一圈下來,終於作出決定:開成音樂西餐廳,主營特色是西式餐點。
電話裏她把想法跟邱彬一說,他很讚成,還開玩笑問他要不要也入個股?她則不留情地回:“不要,我喜歡獨當家。”
請廚師容易,但對糕點師的要求比較高。本土的師傅有是有但做出來的花色味道都偏粗糙大眾化,真正能做出法式英式那種甜點的專業師傅卻難覓。
杜曉斐要做的是高端餐廳,而不是那種烏煙瘴氣的。不管是從店麵布置還是服務人員上、菜式理念上都要求高標準,打算吸引和麵對的也是比較高端的客戶。
雖然自己以前從事的是完全兩回事,但生意方式是有類比性和共通性的,高端的需要雖然從表麵看會失掉一大部分普通客戶,但其實就像淘寶走完平民路線一定改走商城化路線一樣,你再持續做免費小店就做不大也做不強等著被淘汰。“VIP”,多麼激進的字眼。
接下來,就是裝修。設計方麵曉斐自己可以搞定。麵朝大海的房子,屋頂是琉璃瓦,裏邊盡顯地中海風情。她給自己的第一家餐廳命名為“海邊”。
招聘啟示一貼出來,前來麵試的人真不少。一般杜曉斐都會問他們三個主要問題:
“請問從事這行有多久?你對廚師這個職業怎麼看?請示範一道你最拿手的菜?”
經曆兩輪的麵試,通過健康檢查,有三個師傅留了下來,年齡從最小的21歲到40歲不等。曉斐個人對這三人還是比較滿意的,隻是甜品師一直還沒有請到。
這天,她在海邊散步。這個島的西北沿岸通常風平浪靜,水質清冽,很適合潛水等活動;而在它的東南邊則礁石林立、風浪洶湧。而這裏的一切似乎都有著澤宇的印跡,如今她已經摘去愛的約定,卻仍然無法忘掉那愛的約定。她換上潛水服下海去和各種熱帶魚兒作會兒伴,一直潛到二十幾米深處。這是她鍾愛的項目,這一回來卻忙到直到現在才有片刻功夫再試。
上岸時,有新招的服務員一腳高低地找到她,說店裏來了個應聘甜品師的。她趕緊隨他回去。
看到那個人時候,與想象有差異。竟是個很高大的型男,鼻子和嘴唇像是刀刻一樣,國字臉,尤其他那彎月形的眉和眼,仿佛一笑天上的星星就會跟著發光似的。皮膚白晰令女人都妒忌的沒有暇疵。這樣的人怎麼會做糕點,感覺像是個醫生或者做其它的。
那些個裝修工都在竊竊私語,奇怪著此人從哪裏冒出來的。作為老板的曉斐禮貌地問:“請問你會做糕點嗎?”
他回應禮貌的笑,此男笑起來果真是要亮花一片眼,隱隱可聽到後麵服務生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