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中秋家宴(1 / 2)

轉眼到了中秋佳節,宴席設在萬怡宮。萬怡宮修建得極早,是開國皇帝為頤養天年在太平宮修築的一所園子,殿宇皆用白螺石蓋成,四畔雕鏤玉器,玲瓏瑩澈。因其景色四季如春,百年如初,所以起名萬怡宮。

萬怡宮本是皇太後居住的地方,三年前太後去了五福山為大齊子民請願祈福,一去就是三年,因為是太後住的地方,所以平時沒有人敢來,隻剩下奴婢們每天打掃清潔,這萬怡宮便空置了。

所以這次中秋宮宴設在萬怡宮,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正中擺金龍大宴桌,麵北朝南,皇帝和皇後並肩而坐。皇後一身紅色蒂衣,雙佩小綬,眉目端然的坐在皇帝身邊,一如既往的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母儀天下,鳳姿天態。隻是她的微笑莫名的讓我覺得時隱時現的淡漠悲傷。

陪在皇上身邊十幾年,皇後一直沒有得到過皇上的專寵,就算生下三阿哥並撫養了大阿哥,皇帝對她也沒有增加半份情誼,偶爾的去儲秀宮也都是看望孩子。

地平下自北向南,東西相對分別是妃嬪、親王、福晉的宴桌。宮裏規矩嚴謹,親貴男子非重大節慶宴會不得與妃嬪見麵同聚。中秋佳節是一年一度的團圓節,也就不拘禮了。

帝後的左手下是親貴與女眷的座位。一列而下三張紫檀木大桌分別是汝陽王淩洵、清山王淩清、平南王淩濟。

汝陽王淩洵劍眉星眼,麵色黝黑,一看就是一個常年廝殺於戰場的將軍。汝陽王的王妃也是極美的,一團養尊處優的富貴氣象,可以想見汝陽王對王妃的寵愛。

清山王淩清的位子隻有王妃在,說是王爺稍後便到,淩清王妃眉目清秀,像是一副淡淡的美女圖,沒有表情,沒有喜怒,安靜在自己的世界裏。

平南王淩濟才十三歲,還是一個初初長成的少年,劍眉朗目,英氣勃勃。

帝後的右手下是後宮妃嬪,宛妃娘娘因為身體不適沒有到場,第一席便是德妃娘娘,然後是慶妃娘娘,接下來便是我。

我仔細看了一眼德妃娘娘,她穿著一身泰錦洋蓮紫的裙褂,頭上簡簡單單的戴了一個七星朝月珠翠明鐺,雖然不是華麗奪目,卻是簡單大方,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

我身邊的慶妃娘娘則是光鮮奪目的多了,她穿著緋紅繡織的“杏林春燕”錦衣,一色的鑲寶嵌玉,發髻上是一支赤金如意簪,珍珠翡翠、赤金燦爛、尊貴無比,更顯的慶妃娘娘光彩照人、神采飛揚,還真是夠喜慶的,也不枉封她為慶妃娘娘。隻是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她的側臉這樣熟悉。

滿園的珠光寶氣,觥籌交錯,鶯歌燕舞,好一片盛世景色,在這虛假的繁華背後是多少人多少個晝夜辛苦的汗水和淚水,為什麼皇家行事總要如此,用慘痛換取歡愉,用悲涼換取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