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觀察和留意,並能記住你朋友的喜好和需要,這是一種最好的送禮方式。當你第一次拜訪朋友家時,可能你會注意到對方有一些特別的收藏愛好,如集郵、集幣或收集其他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如果朋友的孩子很喜歡音樂或體育,那麼,下次當你再來拜訪這家人時,就一定要記住帶一些這樣的禮物。
別讓送禮成負擔
很多人送禮不是心甘情願,隻是因為情人節來了、教師節到了,新年到了,過生日了,或是因為她是我母親、是我女兒,他是我的朋友、先生等等,所以就隨便買個東西。如果真是這樣,那送禮就成了一種負擔,對買的人和接受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因為你收到的東西僅僅是個物品而已,裏邊沒有靈魂、沒有感情。在節日或過年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愛心、沒有誠心的祝福、沒有真摯的情感,那麼也沒必要互相送禮了,禮物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但多數的人就是如此,因為太忙而沒有對禮物做過多的思考,沒有時間去想是否要投入情感,當節日來臨時,就將禮物往對方手裏一塞就完事。
借禮物來表達情感是很好的習俗,如果禮物中充滿我們的誠意,即使隻是一朵玫瑰花,那也足夠了;如果隻是想要炫耀,就算買了一大束花也毫無意義。常聽人說:“唉呀!春節快到了,我還沒買禮物給那個人,我還沒買禮物給這個人。”於是,節日送禮好像成了一種負擔,不是表達愛的節日,不是一個慶祝我們友誼堅固的時機,而是個麻煩的時刻,是一年中非常累人的時期。
也許隻是為了履行彼此間的義務,人們需要送禮,但他們並不真正了解送禮的意義,因此,在節日或新年的時候,購物變成了非常無聊的工作。有那麼多事要做,要開車或坐車到處跑,要包很多禮物等等,在這麼匆忙之中很難投入情感。所以每逢節日的時候,人們會用毫無意義的東西來裝扮自己的房子。一些沒必要的玩具和物品,連我們自己都感到驚訝,為什麼要買這些浪費金錢的東西。當然,人們在送禮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令人尷尬的事,有時你會發現自己送出去的禮物,在朋友之間繞了一大圈後又回到自己手上,有時候這個禮物正是你先前不想要的東西,而它卻繞了一圈後還是屬於你。
當然,大多數人們送禮是為了增進彼此感情的需要,促進交際的和諧發展。一件小小的禮物,就會贏得戀人的芳心,令父母歡心,討上司歡喜,受朋友歡迎,禮物功不可沒。如果我們把送禮看成一種負擔,就等於給自己的情感增加負擔,給自己的人際關係施加了無形的壓力,而這極大地影響了你與別人的親密程度和交往距離。
小禮物隱藏的大學問
禮物雖小,卻能反映出送禮人的心意和用意,同時也代表送禮人的眼光和品位。
送禮首先要看對象。一個人所贈送的禮物不僅代表本人的表現自己的方式,還要迎合對方的喜好和口味。
比如,在生活中比較注重現實的人,所贈送別人的禮物也非常實際。他們選擇的禮物通常是實用型、經濟型的,而不會考慮禮物的包裝和品牌。這種人常用自己的眼光去選擇禮物,而忽視對方對禮物的喜好,所以他們送出的禮物往往令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對方可能是個唯美主義者或喜歡浪漫情調的人,太實用的禮物看上去也許不太適合。
喜歡送浪漫型禮物的人,通常會獲得異性的芳心。但這種浪漫的激情通常會很短暫,而所送的禮物也隻不過是贏得對當的歡喜罷了,實用性不大,所以浪漫型禮物多具有象征意義,不太有使用價值。
有的送禮者不會根據流行和對方的心理來選擇禮物,他們認為,高檔的禮品才能體現出禮物的價值和自己的誠意。所以,這種人不管禮物是否新潮還是已經淘汰,不管是否有品位,隻要價錢夠高,就算上品。由此可見,喜歡送奢侈禮物的人想用自己的闊綽行為來贏得受禮人的歡心。然而,受禮人在收到這些人的奢侈禮物時,心裏可能會想,把這個奢侈禮物換回多樣同價值的禮品會更實惠。
還有的人喜歡自製禮物送給別人,比如親手織件毛衣送給心上人。花費時間和精力製作特別的禮物,對這些人來說是一件別有情趣的事,而禮物的寓意和價值在他們眼裏也變得更加深刻和有意義。此時,禮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物品,而是一種特殊的感情語言,傳達的是送禮人對對方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