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的優勢
挫折隻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法拉第唯一的優勢,就是他總處於逆境之中,從不向挫折屈服。
法拉第擁有偉大的一生,他淒苦的童年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是倫敦市郊一個貧困的鐵匠,收入微薄,身體虛弱。法拉第有許多兄弟姐妹,吃不飽肚子司空見慣,有時甚至貧苦到一個星期才能吃一片麵包,讀書對他來說更是天方夜譚。
為了讓家人們不至於餓死,父親帶著五歲的法拉第來到了倫敦,渴望改變貧窮的命運。不幸的是,倫敦的生活不但沒有給家庭的經濟情況帶來改善,反而讓父親的病情更加惡化,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迫於生計,法拉第九歲那年就擔負起生活的重擔,開始在一家文具店裏當學徒。
貧苦並沒有磨去法拉第勤奮好學的心。十二歲的時候,法拉第利用賣報的機會,看報識字。十三歲時,法拉第成為一家印刷廠負責圖書裝訂的學徒。印刷廠裏的書籍數不勝數,隻要有空,他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裝訂好的書籍,連送貨的時間也被他利用起來看書。
法拉第急切地吸收著各種知識。這個從來沒有被食物喂飽的孩子在精神上得到了補償。
慢慢地,他能夠讀懂的書越來越多。後來,他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直至深夜,他翻書的手也沒有停下。
法拉第尤為喜愛電學、力學以及化學。他沒錢買書、買筆記本,就把印刷廠的廢紙裝訂成冊,用以抄寫摘錄各種資料,還常常自己配上插圖。他盡一切可能將書本知識付諸實踐,撿回廢舊物品做出了靜電起電機,用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化學和物理實驗。他還建立了一個學習小組,常常與青年朋友們一起討論問題,交換想法。在此期間,形成了法拉第重視實踐特別是科學實驗的特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好機會終於降臨到法拉第的身上。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丹斯來到印刷廠,在校對自己著作的圖時無意中看到了法拉第的 “手抄本”。這位裝訂學徒的筆記讓他大吃一驚,於是丹斯欣然送給法拉第幾張聽講券,讓他去皇家學院旁聽。
法拉第極其興奮地來到皇家學院,第一次旁聽的就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報告。法拉第格外用心地聆聽戴維講課,回家後將聽課的筆記整理成冊,裝訂成自己的“化學課本”。
法拉第總共聽了戴維教授的四次學術演講,這更加激發了他對自然科學濃厚的興趣。為了邁入科學的殿堂,法拉第鼓足勇氣,給戴維先生寫了懇求信,同時送去了多達三百八十六頁的戴維演講筆記。筆記裏不僅仔細補全了戴維教授沒有講到的內容,還配上了許多精美的插圖。
這本筆記使戴維深為感動,法拉第細致、踏實、一絲不苟的作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良好的習慣對於科學研究具有極其重大的價值。戴維決定與法拉第見麵。
在麵談時,法拉第懇切地說:“先生,我的理想不在裝訂書籍上,我希望得到在皇家學院工作的機會,無論什麼事情我都願意做。做生意不能吸引我的興趣,賺錢是自私自利的事情;可是科學能使人變得高尚而可親,因為科學工作使人明白真理。”戴維非常賞識法拉第的人品和才幹,決定讓他成為自己的助手。法拉第十分刻苦努力,迅速掌握了實驗技術,成為戴維不可或缺的助手。
過了半年,戴維帶著法拉第到歐洲進行科學研究旅行,走訪歐洲各國的著名科學家,觀摩各國的化學實驗室。
在這次長達一年半的旅行中,法拉第會見了安培等著名科學家,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學會了法語。
返回英國後,法拉第開始進行獨立的科學研究。沒過多久,他就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1834年,他發現了震動整個科學界的電解定律。這一定律,為紀念他,被定名為“法拉第電解定律”。
通過勤奮刻苦的自學,法拉第從一個沒讀過小學的圖書裝訂學徒工,邁入了世界一流科學家的行列。恩格斯對法拉第有極高的評價,稱其為“到現在為止最偉大的電學家”。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逆境,除非有人甘願被逆境壓倒。
編譯/甘盛楠
勵誌人生/
Endeavourers Life
法拉第並沒有因為貧困而放棄自己求知的欲望,反而是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逆境有時候也是一種優勢,關鍵看你如何對待它,當你勇敢地麵對逆境時,它就會成為你前行的助力。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如何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精神呢?在美國,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讓其認識勞動的價值,比如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自行車、小家電,粉刷房間,到外邊參加義務勞動等。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讓孩子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吹生日蠟燭
今天是你的生日,朋友們都來為你慶祝。隻見一個大大的蛋糕上插滿了生日蠟燭。就在你要吹蠟燭的時候,一個朋友開玩笑地問你:“你能一次將所有的蠟燭吹滅嗎?”你覺得自己吹蠟燭的結果會是怎樣呢?
A.吹完一看好像全部都吹滅了,可是再仔細一看還剩下一根沒有熄滅的蠟燭。
B.運氣不錯,全部吹滅了。
C.因為架勢沒擺好,所以隻吹滅了一半。
測試結果/
A.選擇這個答案,說明你非常喜歡爭強好勝,但心裏有強烈的不安全感,若有人在某方麵勝過自己,你就會感到不安。你總喜愛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一旦感覺自己不如人,立刻會對對方產生嫉妒。所以,你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B.你是一個超有自信的人,你深深懂得隻有在比拚中才能不斷挑戰自己,在較量中才能確立自信。不過由於自信心太強,有時會在麵對挫折時無所適從,所以你還需要適時地放鬆一下自己,學會從容應對生活,這樣,成功的幸福就自然會降臨在你的身上。
C.你對待生活很消極。“反正我再怎麼努力也趕不上別人”,這種負麵的想法深藏在你的心中。你需要培養較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才能將負麵想法轉變成超越別人的動力。
派蒂,向前跑
三千英裏的距離,一個患有癲癇症的女孩不僅征服了腳下的路程,也征服了世界。
派蒂·威爾森在童年時期就被檢查出患有癲癇病,醫生告誡她最好別做劇烈的體育運動。
派蒂的父親每天都會去晨跑,有一天早上他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派蒂笑眯眯地問他:“爸爸,你慢跑的時候可以帶上我嗎?”
派蒂的父親想起醫生的叮囑,遲疑了一下還是同意了:“寶貝,歡迎你每天都跟爸爸一起跑。”
派蒂又說:“可是我的癲癇萬一中途發作了呢?”
父親回答道:“如果你發作了,我也知道怎樣處理。明天我們就開始吧。”
十幾歲的派蒂就這樣開始了她的長跑之旅。每天與父親一起晨跑成了她最歡樂的時光。這樣的晨跑持續了幾個星期,派蒂的病竟然一次也沒發作。從小她就被禁止遊泳、打球,任何具有攻擊性的,或者消耗體力較大的活動她都沒有參與過。這麼多年來,她終於嚐到了運動的快樂。
這幾個星期的鍛煉,讓派蒂擁有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想,她對父親說:“爸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跑的世界紀錄。”
派蒂的父親查詢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女子長跑的最高紀錄是八十英裏。那會兒剛剛高一的派蒂為自己定立了一個四年目標:“今年我的目標是跑到舊金山(四百英裏);高二時,要跑到俄勒岡州的波特蘭(一千五百多英裏);高三時則要向聖路易斯前進(約兩千英裏);高四的終點就是白宮(約三千英裏)。”
雖然派蒂的身體狀況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但這並不能阻礙她的熱情與理想。癲癇病對她而言隻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她從不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更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第一年,派蒂穿著印有“我愛癲癇病患者”的短袖,一直跑到了舊金山。她父親始終伴她左右,她做護士的母親也駕駛著旅行拖車跟在後麵,為父女二人提供幫助。
第二年,班上的同學成了派蒂身後的支持者。他們舉著巨幅的海報為她呐喊,海報上印著後來她自傳的書名—“派蒂,向前跑!”但她在前往波特蘭的途中扭傷了腳踝。醫生診斷的結果是:“你必須立刻停止跑步,把腳踝打上石膏,不然以後行動都會不方便。”
派蒂回答醫生:“請您聽我說,跑步是我一輩子的最愛。況且我跑步不僅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讓所有人相信,身體不健全的人一樣能跑馬拉鬆。您可以幫助我跑完這段路程嗎?”
醫生看著那張無比堅韌的小臉,無奈地表示可以暫時用膠布包住她受傷的地方。但他嚴肅地提醒,這樣她的腳不僅會起水泡,還會比現在疼上好幾倍。派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拖著受傷的腳,忍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派蒂終於抵達波特蘭,最後一英裏是俄勒岡州州長陪她跑完的。終點處,早已有一麵寫著紅字的橫幅在迎接她:“頂尖長跑女將,派蒂·威爾森在她十七歲生日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紀錄。”
第四年,派蒂用四個月完成了她的目標。她跨越了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的距離,順利抵達白宮。在被總統召見時,她說:“我想向人們證明,癲癇患者一樣能過正常的生活。”
我曾經在某個研討會上講述了派蒂的故事,會議結束後,一位高大魁梧的男士跑到我麵前。他飽含熱淚,緊緊握住我的手說:“我叫吉姆·威爾森,派蒂就是我的女兒。”他告訴我,在派蒂的努力下,他們已籌集到大筆基金,馬上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十九所癲癇治療中心。
派蒂·威爾森給我們做了美好的榜樣,現在想想,身心健全的你不是應該有更大的發揮嗎?
撰文/馬克·漢森
編譯/肖
勵誌人生/
Endeavourers Life
在不幸和挫折麵前,勇敢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畏縮的人像影子,永遠黯淡無光。小女孩派蒂用她對生命的抗爭照亮了整個世界。勇敢麵對人生的苦痛,不幸的荒原一樣可以開滿鮮花。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正確、全麵地認識自己可以培養我們的自信心。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客觀對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比如,你可能唱歌五音不全,但你的數學成績每次都能拿滿分呢。每一個人都有優點,每一個人也都有缺點。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有缺點就看不起自己,應該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翠翠的煩惱
翠翠覺得自己在班裏什麼都不行,事事不如別人。不但班幹部當不上,前兩天班裏組織十名同學去敬老院幫忙打掃衛生,這麼簡單的事自己都沒有被選上。翠翠心裏別提多難過了。翠翠怎麼做才能消除自卑心理呢?選出你認為正確的吧。
你的看法/
A.那還不容易?隻要我行我素就行了,別管別人怎麼想,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B.多想想自己的優點,抓住時機,發揮自己的優勢,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C.不要事事總是和別人比較,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進步,學會自己鼓勵自己,自己為自己喝彩,總有一天大家都會發現你的閃光點的。
點評/
選A的同學:
放任自己可不是自信的表現哦。
選B的同學:
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翠翠就會發現原來“我也能行”,自信心自然會提高。
選C的同學:
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成果,看到自己能力的不斷增強,想不自信都難。
所以B和C是正確選項。
專家悄悄話/
自信就像催化劑一樣,可以把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使我們有勇氣麵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信心十足,相信隻要努力了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不要還沒上陣就打退堂鼓,否定自己。
柔弱的人
寬以待人是美德,但過分地屈從與忍讓卻是懦弱。如果你也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你是否敢大聲說“不”?
前幾天,我抽時間叫來了孩子的家庭教師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我請她到我的辦公室來結算一下她的工錢。
她一進門,我便對她說:“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您請坐!現在,讓我們算一算您的工錢吧!我想,您應該要用錢,可您太拘泥於禮節了,自己是不肯輕易開口的……嗯……我們之前是和您講妥的,每月三十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