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再次愣住了,要知道這一年光緒才11歲。竟然問他治國之策,內心震驚不已。
但翁同龢也是一個政治老油條,怎麼會在一個皇帝麵前輕易談治國。說了豈不是有謀權之嫌,盡管光緒還是一個小皇帝。
光緒就知道他不會說,再次開口道:“西方列強虎視眈眈,可對?”
“國內貪官汙吏眾多,可有?”
“國內滿漢矛盾,中央與地方矛盾等嚴重,可否?”
連說三句,句句皆是當前大清的問題。
這三句,說的翁同龢震驚的連退幾步才停。
翁同龢心中掀起驚濤駭浪,萬萬想不到光緒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格局。
翁同龢撲通跪下,嘴裏呢喃道:“大清振興有望,有望啊!”
光緒見到,嘴角略揚起。急忙去攙扶翁同龢起來,說道:“老師,能否跟隨朕一起創造大清盛世。”
翁同龢看著光緒信心百倍的眼神,心中早已磨滅的鬥誌也是再一次點燃。
翁同龢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皇上不嫌棄我這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微臣定當全力以赴效忠皇上,鞠躬盡瘁。”
光緒聽此,也是知道拉攏翁同龢已經成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隨即笑道:“哈哈!老師嚴重了。君臣同心,其利斷金。”
……
光緒與翁同龢對坐,頗有一副對簿公堂的樣子。
隻見光緒開口道:“老師,如今朝廷格局你怎麼看?”
翁同龢答道:“慈禧太後獨攬大權,隻有恭親王稍能對抗。”
光緒:“那我又如何與恭親王結盟,對抗慈禧太後呢?”
翁同龢說道:“當今之計,唯有忍。”
光緒也是有些驚訝與好奇,說道:“老師,何忍?”
翁同龢摸了摸胡須,分析道:“其一皇上年幼;其二慈禧太後權重;其三恭親王不見得能鬥得過慈禧太後。所以,待皇上到了親政那個年齡。在謀權也不遲”
光緒覺得翁同龢講的有道理,但自己可是知道的,倆年後的中法戰爭自己不掌權的話又是一段屈辱史呀。
在自己手中發生的屈辱史,自己絕對忍受不了的。
但翁同龢說的並非全錯,隨即也是點點頭。
光緒從懷中拿出三張紙條,放入三個錦囊中。
遞給翁同龢,說道:“老師,拜托你一下躺。麻煩你把這個交給我父親,記住一定要當年交到他手中。”
翁同龢雖好奇皇上在紙條上麵的內容,但早就深入骨髓的君臣關係還是讓他聽從光緒的話。
翁同龢點點頭,說道:“我一定送達。”
光緒見此,再次從懷中拿出倆個錦囊。這個也不裝著,遞給翁同龢說道:“這個,你幫我給到恭親王手中”
翁同龢臉上疑惑不已,剛剛皇上不是答應自己暫時先忍嗎?為何會想到聯係恭親王呢?
光緒也是看過翁同龢的疑惑,解釋道:“這次是打個眼熟,讓他知道有我這個人。”
翁同龢眼神一凝,隨即莫言點頭。
……
沒一會,書房內就響起了少年讀書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