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避免受到傷害(1 / 2)

與人相處,不要把自己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特別是那些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過度公開自己秘密的人,往往會因此而吃大虧。因為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固定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例外。今日為朋友,明日成敵人的事例屢見不鮮。你把自己過去的秘密完全告訴別人,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當做真正的朋友,你的秘密他還會替你保守嗎?

也許,他不僅不為你保密,還會將所知的秘密作為把柄,對你進行攻擊、要挾,弄得你聲名狼藉、焦頭爛額。那時的你,後悔也來不及了。李麗是一個公司的職員,她與同事張媚是好朋友,兩人無話不談。有一次,李麗生病,張媚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李麗感動之餘,告訴張媚多年來藏在心中的秘密:“李麗上大學時,看中了一位女同學的手機,因為沒錢買,鬼迷心竅趁人家充電時偷去了,雖然事後沒有人發現,可是這件事一直像一塊石頭壓在她的心頭。”張媚當時安慰她說,誰都有犯糊塗的時候。李麗也因為說出這個秘密,覺得格外輕鬆。時值年底,公司效益不佳,並準備裁員。李麗和張媚從事同一工作,這個位置精簡後隻能留下一人,但論實力,李麗比張媚要略勝一籌。不久,李麗偷手機的事在公司就傳開了,大家對她的印象一落千丈。誰願意和一個“小偷”共事呢?李麗也覺得顏麵掃地,主動辭職離去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都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朋友之間,感情再好,也不要隨便把你過去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訴對方。

如果你是職場中人,你將你的秘密告訴你的同事,在關鍵時刻,他很可能會跟張媚一樣,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器回擊你,使你在競爭中失敗。他將你不光彩的事說出來,你的競爭力就會大大削弱了。

17世紀西班牙一位著名思想家葛拉西安曾經告誡人們:“千萬不要讓人了解你的全部。”他說:“深謀遠慮的藝術,就是善用你的智慧清晰地洞察情勢,衡量情勢。此中最重要的就是讓人們知道你,但不讓他們了解你,並不斷地培養他們對你的期望,又絕不完全滿足他們的期望。當你每成一事,每展一才時,他們便會因為你的偉大業績而盼望更偉大的業績。”

這位社會經驗極其豐富的思想家還解釋說:“看透別人就能主宰別人,被別人看透則會被別人主宰,勝利能因此易手。善於識破他人,可以號令全局;善於隱藏自己,就不必擔心會落入圈套。”“要想受到別人的尊重,就不要讓任何人了解你的全部。一旦被人識破你的才能局限,你就很難獲得別人的敬仰和尊重。”

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就十分明白以上的道理,他曾經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仆人眼裏無偉人。”正因如此,所以他把保持“神秘感”作為自己擔當領袖必須遵循的一個信條,而且竭盡全力地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假如一個人被人一眼就能看穿,不僅難以受到別人尊重,而且還會因此而使別人更加小心防範,甚至陷自己於危險的境地。

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對自己關注的東西顯示出過度的注意,往往會敗露我們探求消息的用意,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有一次,一群職業界的領袖、商業及金融界的名人在紐約聯邦同盟俱樂部討論青年人的職業問題,他們的談話由蘭德記錄。會上就有人提出“為什麼能成就大事業的青年這樣少?”的話題,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直持續了大半天。這些著名人物在辯論結束時終於取得了共識:原因在於“青年很難保守秘密”。有人舉了這樣一件事為例:一個年輕人受人之托去經營某項事業,就因為受到別人的慫恿,在火車上就把這件事給泄露了,結果不但把事情辦砸了,他的前途也因此黯淡。

蘭德總結道:“與自己所經營的事業有直接關係的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保持絕對的率直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對局外人談論私事的結果往往不堪設想,那絕對是一種‘罪過’。一個喜歡把‘公司的秘密’告訴別人的人,我不相信他在事業上會取得多大的成功。”

查斯特菲爾德勳爵說:“告訴別人與他們無關的秘密,無異於表明了自己有不能保守秘密的弱點。這會使他們認為這一秘密已經為其他許多人所知,因此,他們根本不必擔心泄漏你的秘密的行為被發覺。”他又說:“如果對他們有利,即使是你的朋友,也十有八九會利用你的每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語。”

對於一個嚴謹的人,他保守秘密時總會小心翼翼,三思而後行,有時候,還需要輔之以一些動作。譬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班牙大使向威爾遜總統轉呈奧地利的秘密求和書時,威爾遜馬上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雖然這一求和書已被英國通訊社所截獲,他早就洞悉一切真相,但掩蓋這些事實是絕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