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河清三年十二月,朔風勁吹,冰雪滿地,寒氣逼人。
在晉陽城中的刺史行轅,並州刺史段韶和冠軍將軍顧顯正在商議軍務。
雖然外麵寒風凜冽,屋裏卻很溫暖,爐火熊熊,映照著兩人的臉龐,木柴燃燒的細碎劈啪聲不斷響起,淡淡的煙火氣繚繞在空中。
將近午時,有皇家特使飛馬馳到,將皇帝的密旨送到段韶手中。
段韶看完,對顧顯說:“皇上命我們火速馳援。你率大軍留駐這裏,以防突厥,我帶一萬騎兵前往洛陽。”
顧顯猛地站起身來,抱拳道:“段兄,讓小弟去吧。”
“不。”段韶搖頭。“周軍以傾國之力前來,蘭陵郡王與斛律將軍已經增援洛陽,卻寸步難進,如果不是情勢緊急,皇上不會命我帶兵支援。對於我們齊國來說,突厥看著凶狠,其實隻是疥癬之疾,周國才是心腹大患,我必須親自率軍前往,以保洛陽。再說,皇上的旨意也是如此,我不能抗旨不遵。”
顧顯既是他的好友,更是他的下屬,對他的諭令自然不會抗拒,這時便不再堅持:“段兄欲率多少人前往,小弟立刻去調遣。”
周軍東侵,已有兩個月,齊帝高澄發密旨與段韶商量對策時,他就已經反複考慮過了,此時再度思索,片刻之後才道:“我率一萬精騎,急馳洛陽。”
“是。”顧顯抱拳領命,轉身急步離開。
段韶坐回去,仔細思量著當前的局勢。
三個多月前,突厥十萬大軍南侵,進攻幽州,並突破長城,大肆燒殺搶掠。段韶率軍火速出擊,迎擊突厥,將他們逐回塞外。不過,突厥兵仍然屯駐塞北,並繼續調集更多部隊,企圖再犯幽州。段韶便駐紮晉陽,以防突厥。
在這之前,齊帝不顧段韶的反對,將周國實際執掌朝政的大司馬宇文護的母親和姑母送回,希望換取宇文護的感恩之情,不再進攻齊國。誰知宇文護卻並不領情,很快在全國調集大軍,計有六柱國及十二大將軍所統關中諸府兵二十四軍、相府所屬左右廂禁衛兵等二十萬人,東出潼關,討伐齊國。
十一月,周國驍將尉遲迥率精兵十萬為前鋒,圍困洛陽,卻遇到守軍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
齊帝見洛陽形勢危急,立即派出大司徒斛律光與蘭陵郡王高肅帶兵救援。但周軍勢大,兩人率軍渡過黃河後,被阻於邙山,舉步維艱。齊帝更為著急,便發密旨給段韶:“洛陽危殆,朕欲以愛卿救之,然突厥在北,虎視眈眈,亦不得不防,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段韶立刻上書,將當前形勢仔細分析,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塞上有長城之固,足以抵擋突厥進攻,而當務之急是解洛陽之圍,並懇請由自己率軍南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