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分鍾的沉默中,王清華終於想起了這個聲音好像就是那天晚上自己跟許林海喝醉酒後,跑到自己房間的那個人。想到這裏,王清華就想到了那來曆不明的十萬元,一下子全明白了。那十萬元肯定就是王文軍送的。要不然這小子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顯得如此的鎮定和囂張,竟然在自己耳畔帶著威脅的口吻對自己說話。
不過為了不打草驚蛇,王清華還是哦哦地應了兩聲,又看了一眼王文軍,點了點頭,同樣低聲道:“請王縣長放心,我也是為了王縣長好。”
見王清華的話軟了下來,王文軍以為自己的威脅起到了作用,馬上放心不少,不過也不能太放肆了,急忙陪笑道:“謝謝王書記。王書記對下麵人一向都非常關心。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呢。事後,我一定代表承過縣政府登門拜謝王書記。”
王清華就站起來在王文軍的肩膀上拍了拍道:“王縣長是個好同誌,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好吧,就這樣吧。你趕緊叫人過來,隨時準備劉部長問話。其實見這些人也不是我的意思,是劉部長想多了解一些基層的情況。”
王文軍放心不少,隻要王清華不揭穿他的把戲,劉寶山是不可能看出來的,就賠笑道:“好吧,我這就叫他們幾個過來。”說著轉身去了。
王清華也沒有馬上給劉寶山說什麼,一行人,出富源鄉政府,直奔果林而去,浩浩蕩蕩十數輛轎車,魚貫而行,不一會到了劉寶山調研的第一站——富源鄉小和村。車就停在小和村村外的果林。正是秋收的季節,老百姓都在田間地頭采摘蘋果。見一下子來了這麼多車,還以為是果商,都跑過來想看個究竟,過來一看並不像是果商,李茂才還站在裏麵,就知道是上麵的領導下來視察。
馮躍進見一下子沒有秩序地圍過來這麼多群眾,看了一下劉寶山的臉色,就低聲責備李茂才道:“我是怎麼給你交代的,你應該事先有個安排,你怎麼就不聽呢。萬一出點什麼事兒,誰負責。”
李茂才好像也不放在心上,嗬嗬笑道:“馮書記,我錯了,我檢討。不過,我想著也不會出什麼事兒吧。老百姓雖然粗糙些,可也是明事理的。”一句話把馮躍進頂在那裏半天才道:“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我認為老百姓不明事理嗎?”李茂才道:“馮書記,這是你說的,我可不敢這麼說。”把馮躍進氣的七竅生煙,也不好發作,隻好哼了一聲,也不理李茂才了。
這時就有老百姓扯著大嗓門衝李茂才喊:“李書記,這是哪兒的領導檢查你的工作啊?”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也足見李茂才跟村裏的老百姓都非常的熟悉。
李茂才假意嗔怪道:“去、去、去,幹你的活去,哪兒那麼多廢話。”說完了,又後悔了,對轉身要走的老百姓喊道:“回來!給你們介紹一下,讓你們也見見省裏的大官。這位是咱們河西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寶山同誌,是專程來看望咱們富源鄉老百姓的,大家歡迎!”老百姓馬上稀裏嘩啦地拍起了手。
劉寶山當然也覺得很有麵子,點頭微笑,也扯開了嗓子道:“鄉親們好,鄉親們辛苦了。我糾正一點,我這次來咱們富源鄉主要是來向大家夥學習農村經濟建設的先進經驗的。特別是要向你們的李書記學習啊。”說完看了笑眯眯地一下站在旁邊的李茂才。李茂才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道:“劉部長抬舉咱了,咱是個大老粗,有啥值得領導學習的呢。”馮躍進和王文軍的臉色卻時陰時晴的,恐怕心裏在恨李茂才這個大老粗搶了他們的風頭。
劉寶山就站在田間地頭講了幾句話,又走了幾戶果農,問了一下種植果林的收入情況,接著跟老百姓一道摘了半籮筐的果子,直到累的滿頭大汗了,才停了下來,心情卻非常的舒暢,對王清華道:“富源鄉不僅果業發展有特色,民風也很淳樸啊。像這樣的先進經驗,你們市委市政府一定要好好推廣。”
王清華道:“劉部長剛才估計也看出來了。富源鄉的經濟發展好,關鍵還是富源的幹部選的好。李茂才這個人搞農村工作還是很有一套。這也是承過縣縣委的功勞啊。”跟在後麵的馮躍進就覺得臉上也光彩,給王清華投來感激的目光。
劉寶山想了想道:“既然這個李茂才農業工作搞的這麼好,我們為何不幹脆把他提拔個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讓他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呢。”
王清華笑了笑道:“劉部長,恕我直言,我覺得這個李茂才雖然是個好幹將卻沒有帥才,如果給他個副縣長,恐怕不能勝任。”說完看了一下身後的馮躍進,而王文軍不知道幹什麼去了,心想機會終於來了,接著道:“現在承過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的領導班子就非常不錯。”